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前板齿

猜你喜欢

  • 白菀

    出《吴普本草》。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 滚山珠

    见《云南中草药》。即滚山虫,详该条。

  • 食宫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都。见该条。

  • 海药本草

    本草著作。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撰。6卷。本书从50余种古代文献中引录有关海药资料,记述药物产地、形态、性味、主治、服法、禁忌等知识。原书已佚。存世佚文中保留药物124种,其中46种不见于前代本草所载。《

  • 棕笋

    出《濒湖集简方》。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 和缓

    ①治法。对慢性病的治疗,宜采用从容和缓的方法。②医家名称。春秋时期秦国有医和、医缓两名医,医术高超,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 太阳经证

    即太阳经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见该条。

  • 黑睛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轮、乌睛、神珠、青睛。位于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圆,无色透明。因透见其后内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凡病变常易失却其透明而致视力障碍。黑睛边缘紧接白睛,二者

  • 鳅鱼

    出《本草拾遗》。即泥鳅,详该条。

  • 掖痈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即腋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