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瘀汤

化瘀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化瘀汤

药方名称化瘀汤

处方当归9~15克 熟地6~9克白芍(酒炒)6克川芎3克肉桂6克桃仁3克(去皮)红花(酒炒)2.4克

功能主治养血化瘀。治妇人血瘀形成,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身体素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气滞,加香附乌药木香砂仁,血化则痛自愈。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会约》卷十四:化瘀汤

药方名称化瘀汤

处方当归3-5钱,熟地2-3钱,白芍(酒炒)2钱,川芎1钱,肉桂2钱,桃仁1钱(去皮),红花(酒炒)8分。

功能主治血瘀成形,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而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如气滞,加香附木香砂仁乌药之属,血化而痛自愈。

摘录《会约》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当归饮

    《女科百问》卷上:当归饮药方名称当归饮处方当归(去芦,微炒)白芍熟地(洗净,酒蒸,焙干)黄芩川芎白术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阳盛血热,月经量多。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

  • 金宅龙脑丸

    药方名称金宅龙脑丸处方龙脑薄荷5两,真蒲黄1两,麦门冬2两,阿胶1两,甘草1两半,人参1两,川当归1两,黄耆1两半,木通1两,生干地黄半两,柴胡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胸中郁热

  • 加减六物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物丸处方栝楼根8分,麦门冬6分(去心),知母5分,人参4分,苦参4分,土瓜根4分。制法上为末,以牛胆汁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消渴热中。用法用量每服20丸,麦粥汁送下,日3次;未知,稍加

  • 定乱汤

    药方名称定乱汤处方人参1两,山药1两,茯苓5钱,薏仁5钱,甘草5分,黄连5分,陈皮3分,神曲3分,砂仁1粒。功能主治冬月伤寒,汗吐后,又加大下,而身热犹然如火,发厥,气息奄奄欲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酒蒸黄连丸

    《活人书》卷十八:酒蒸黄连丸药方名称酒蒸黄连丸别名酒煮黄连丸、酒连丸、黄龙丸、小黄龙丸、独连丸处方黄连4两(以无灰好酒浸面上约1寸,以重汤熬干)。制法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膈热,解酒

  • 风热散

    药方名称风热散处方川芎白芷石膏(煅)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散风清热。主治风热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白开水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二

  • 代赭膏

    药方名称代赭膏处方代赭石5钱(煅,醋淬),朱砂5钱,人言豆大1粒。制法纸包6层,打湿煨干,入麝香少许研末,香油调。功能主治小儿疟,不能进药。用法用量用少许涂鼻尖、眉心、手脚心。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 宽中透毒饮

    《金鉴》卷五十六:宽中透毒饮药方名称宽中透毒饮处方葛根、桔梗、前胡、青皮、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山楂、麦芽(炒)、蝉蜕、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黄连、荆芥穗、甘草(生)。功能主治痘欲出,

  • 开关利膈丸

    药方名称开关利膈丸处方人参、当归、木香、槟榔、枳壳、大黄。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服。功能主治噎膈,大便燥结,粪如羊屎者。用法用量并用人乳或牛羊乳、梨汁、松子仁啖之。摘录《病机沙篆》卷上

  • 四逆加人参汤

    药方名称四逆加人参汤别名四顺汤(《肘后方》卷二)、回阳饮(《医学集成》卷一)、人参四顺汤(《鸡峰普济方》卷五)。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0克(生,去皮)干姜4.5克人参3克功能主治回阳复阴。治阳气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