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神汤

十神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麻黄(去节)、干葛、紫苏赤芍药、升麻白芷甘草(炙)、陈皮香附,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备注发热头疼,加连须葱白二根;中满气实,加枳壳煎。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四两。干葛十四两,赤芍药、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

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同煎服。

虽产妇、婴儿、老人皆可服饵。

如伤寒,不分表、里证,以此导引经络,不致变动,其功效非浅。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120克 干葛420克赤芍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12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及风寒湿痹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桑根白皮汤

    药方名称桑根白皮汤处方桑白皮6克,干姜10克,桂心6克,大枣5枚。功能主治温肝散寒,降气通阳。主肝经受寒。用法用量加黄酒煎服。摘录《备急知金要方》卷三

  • 四味阿胶丸

    药方名称四味阿胶丸处方黄连120克茯苓60克白芍药90克阿胶30克(炒,为末)制法上药将前三味为细末,以好醋熬阿胶成稀膏,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泻后成痢。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30丸。摘录

  • 龙齿清魂散

    《医略六书》卷二十二:龙齿清魂散药方名称龙齿清魂散处方龙齿3两,人参1两半,归身3两,远志1两半,麦冬3两(去心),桂心5钱,茯神2两(去木),细辛3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惊悸,脉弦细涩者。用法用量

  • 蟾麝散

    药方名称蟾麝散处方胆矾2钱,蟾酥1字,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用蒸饼心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疳疮漏。用法用量纴在疮内。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翻胃平胃散

    药方名称翻胃平胃散处方平胃散每加硇砂、姜。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翻胃。用法用量沸汤点服。当吐出恶物1块,黑色如石。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引《必用全书》

  • 发动汤

    药方名称发动汤处方人参1钱,茯苓3钱,黄耆5钱,防风1钱,半夏1钱,羌活1钱。功能主治手足麻木。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豆甘汤

    药方名称豆甘汤处方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炙黄)。功能主治因素伤湿热,毒气郁结,上攻巅项所致之大头瘟。其症憎寒壮热,项强体重,头面浮肿,目不能开,咽喉闭塞,舌干口燥,气促息喘,二便艰涩。用法用

  • 上清丸

    《古今医鉴》卷九:上清丸药方名称上清丸处方薄荷叶90克硼砂15克天花粉30克夭竺黄15克 风化消百药煎防风孩儿茶各30克桔梗21克甘草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口舌痛生疮。用法

  • 萆薢汤

    《外科正宗》卷三:萆薢汤药方名称萆薢汤处方川萆薢6克苦参防风何首乌各15克威灵仙当归白芷苍术胡麻石菖蒲黄柏各1.8克羌活川椒各1.2克龟版4.5克红花1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主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头胀

  • 花红散

    药方名称花红散处方龙骨(雪白,真者)1两,乳香半皂子大,粉霜半钱,光粉2钱,轻粉(用小平钱抄)半钱,麝香少许,脑子少许,黄丹(逐旋入,看颜色粉红即止)。功能主治恶疮。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