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单鞭

单鞭

药材名称单鞭

拼音Dān Biān

别名三两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东方野扇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occa orientalis C.Y.W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东方野扇花 灌木,高0.6-3m。有根茎;小枝具纵棱,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8mm;叶片薄革质,大多数呈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通常长6-9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叶面中脉常稍被微柔毛,最下1对侧脉从叶基或叶柄出发上升甚长,和中脉成基生三出脉,两面均明显,其余侧脉仅在上面稍分明;边缘下曲。花序近头状,长约1cm,花序轴被微细毛;苞片卵形;雄花3-5或较多,生于花序轴上部,雄花无花梗,有2小苞,萼片阔卵形,花丝长约5mm;雌花1-3或较多,生于花序轴下部,连柄长3-5mm,小苞片卵形,覆瓦状排列,萼片和末梢小苞形状相似。核果卵形或球形,直径约7mm,熟时黑色,宿存花柱2,直立,先端稍外曲,果柄长3-5mm,伞房状集生于短花序轴上。花期3-9月,果期5-6月或11-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000m的林下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祛风消肿。主跌打损伤;老伤瘀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薅田藨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药材名称薅田藨拼音Hāo Tián Pāo别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

  • 兔脑

    《中药大辞典》:兔脑药材名称兔脑拼音Tù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本草经疏》:"温。"功

  • 水葫芦苗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葫芦苗药材名称水葫芦苗拼音Shuǐ Hú Lu Miáo来源毛茛科水葫芦苗Halerpestes sarmentosus (Adans)Komar.,以全草入

  • 莙荙子

    《中药大辞典》:莙荙子药材名称莙荙子拼音Jūn Dá Zǐ别名菾菜子(《食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藜科植物莙荙菜的种子。功能主治孟诜:"煮半生,捣取汁含,治小儿热。"

  • 银丝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丝杜仲药材名称银丝杜仲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游藤卫矛Euonymus vagans Wall.树皮灰色,折断后有弹性白丝,以树皮入药。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肾。用于风湿性腰痛,肾虚腰

  • 大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狗尾草药材名称大狗尾草拼音Dà Gǒu Wěi Cǎo别名狗尾巴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 Herrm.的全草,其根及果穗亦入药。秋末

  • 炮仗筒

    药材名称炮仗筒拼音Pào Zhànɡ Tǒnɡ别名泡掌筒、空心草、猴橘子、金鸡一把锁、鬼竹子来源忍冬科炮仗筒Leycesteria formosa Wall. var. gland

  • 酢浆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酢浆草药材名称酢浆草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性

  • 胡麻仁

    药材名称胡麻仁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用法用量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

  • 《中药大辞典》:莼药材名称莼拼音Chún别名茆((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虊(《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