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名医传

名医传

书名。见《唐书·艺文志》。《宋史》作《历代名医录》。7卷。唐·甘伯宗撰。据《玉海》记载,此书收集“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原书已佚,《历代名医蒙求》等书有所引录。

猜你喜欢

  • 感证辑要

    书名。4卷。严鸿志辑于1920年。严氏鉴于六淫所致感证散见于各家著作,遂纂辑其精要编成本书。卷1名医通论,主要选录明、清伤寒、温病家有关辨证、治法等多方面的论述;卷2以伤寒为主,卷3以温病为主,详述各

  • 四诊韵语

    脉学著作。1卷(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清·何梦瑶撰。首为十二经脉歌,次为四诊心法撮要、辨阳证阴证要诀。书中对诊脉,望色,察面及五官、唇、齿,辨舌,闻声及问症等分别予以论析,并介绍八脉要诀、脉

  • 程门雪医案

    医案著作。上海中医学院编。此书共载程氏医案168则,包括22种病证。处方精炼,用药轻灵。1982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王惠源

    【介绍】:见王宏翰条。

  • 郑虔

    【生卒】:?~760年?【介绍】:唐代本草家,字弱斋。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人。曾因被控“私撰国史”贬十年。回京后,737年为广文馆博士,人称“郑广文”。蒐集由西域等地转入内地的药物,撰《胡本草》7卷

  • 脑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指发于头巅顶部的痈,由热毒上壅,凝聚而发。证治见外痈条。

  • 气郁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丹溪心法·六郁》:“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证治汇补·郁证章》:“气郁,胸满胁痛,噫气腹胀。”治宜行气解郁。《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

  • 膝髌

    人体部位名。指髌骨。因位处膝部,故名。俗称膝盖骨。《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膝髌中。”

  • 偏渗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因水谷偏走大肠所致。主要症状为泄泻不止,腹中漉漉有声,或痛或不痛,小便量少或无,脉弦。因脾胃有热而致者,宜用清胃汤、黄连戊己汤合泻黄散、导赤各半汤等方。因脾胃有寒而

  • 地肤草

    出《范汪方》。即地肤苗,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