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周氏医学丛书

周氏医学丛书

清·周学海编。刊于1891~1911年。三集,共三十二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著,计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脉经》、《脉诀刊误》、《难经本义》、《中藏经》、《内照法》、《诸病源候论》、《脉因症治》、《小儿药证直诀》、《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癍疹备急方论》十二种。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脏腑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温热论》、《幼科要略》、《叶案存真类编》、《印机草》十四种;以及《评注史载之方》、《慎柔五书》、《韩氏医通》、《伤寒补例》、《形色外诊简摩》、《重订诊家直诀》六种。全书内容广泛,大多切于实用。

猜你喜欢

  • 谷蘖

    出《澹寮方》。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 鹭鸶涎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杭州方)。细辛15克,杏仁、焦栀子、生石膏、煅蛤壳、天花粉各60克,炒牛蒡子、鹭鸶涎各90克,甘草12克,麻黄24克,青黛、射干各3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4

  • 孙卓三

    【介绍】:明代医生。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北)人。精于医术,治病多用土法,有良效,在当地闻名。

  • 清咽葛根汤

    《疫喉浅论》卷下方。葛根、荆芥、金银花、僵蚕、薄荷、牛蒡子、桔梗、蝉蜕、枳壳、甘草、山楂、赤芍药。水煎服。治疫喉肿痛微腐,身热汗少,痧隐神清,舌白,脉郁不起者。若无汗加豆豉;热甚加连翘、栀子。

  • 指针疗法

    又称指压疗法、点穴疗法。是指以手指于选定穴位上进行按压、爪切或掐拿等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以手指代替针具进行刺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病能论》所述:“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即是指此

  • 下牙床骨

    即下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下颌齿。

  • 女科切要

    妇科专著,8卷。清·吴本立(道源)纂辑。刊于1773年。作者上采前贤、旁取时论,分门别类,纂辑成书。卷1~2论调经及妇科杂病;卷3~4论广嗣及妊娠诸疾;卷5论生产及难产救治;卷6~8论产后诸疾。所论病

  • 漏乳

    病名。即产后乳汁自出。详该条。

  • 湿中

    类中风之一。见《医宗必读·类中风》。又名痰中。指痰湿酿热生风而致突然昏仆之证。《医学心悟·类中风》:“湿中者,即痰中也。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则湿从内受。或山岚瘴气,久雨阴晦,或远行涉水,坐卧湿地

  • 蜡烛疳

    病证名。疳疮的一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又名蜡烛泻。指男性患下疳时久而遍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