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咽干

咽干

病证名。常为一些咽喉和全身疾患的症状之一。可分为虚实二类。因于虚者,多由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所致。其证咽喉干燥而兼潮热,唇红颧赤,腰膝酸软,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肺阴虚,则咽喉失于濡养所致。其证咽干唇燥,干咳无痰等。治宜滋阴清肺。可选用生脉散养阴清肺汤等加生地、熟地百合、麦冬等。因于实者多系肺胃火炽上炎所致。其症咽喉干燥或痛,或渴欲引饮。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参见嗌干条。此外,本症为少阳病证候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猜你喜欢

  • 一扇门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桡侧。能退热发汗。治小儿汗不出、热不退、急惊风,口眼歪斜等症。《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一扇门穴,在食、将两指根夹缝中,……掐揉之治小儿汗不出

  • 糖胶树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 青为风

    五色主病之一。青色属肝、属木,主惊风抽搐之证。《望诊遵经》:“目下色青者,肝风也;风门(目)色青者,风病变搐也;乍赤乍青者,瘈疭也;面青吐沫,卒不知人者,痫也。”

  • 豕膏

    ①《灵枢经·痈疽篇》方。猪脂。炼净,冷食。治猛疽,痈发于嗌中。②《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当归半斤,猪脂、白蜜各一斤。先以当归浓煎取汁,与炼过猪脂同熬,去水气,入白蜜再熬少顷,滤净收贮,不时挑

  • 赵双湖

    【介绍】:见赵术堂条。

  • 湿痰

    痰证之一。①《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多由外感而生。治宜山精丸、三仙丸等。②指痰湿聚于脾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

  • 膝眼

    ①指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②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膝目。位于膝部,当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左右共4穴。有隐神经的髌下支及胫,腓总神经的膝下

  • 风轮赤豆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轮上一颗如赤豆。详该条。

  • 卷子根

    见《分类草药性》。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详该条。

  • 瑞莲

    出《岭南杂记》。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