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哈蟆油

哈蟆油

《中国药典》:哈蟆油

药材名称哈蟆油

拼音Hā Má Yóu

英文名OVIDUCTUS RANAE

别名田鸡油、哈士蟆油、哈什蟆油、吧拉蛙油

来源本品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雌蛙的输卵管,经采制干燥而得。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弯曲而重叠,长1.5~2cm,厚1.5~5mm。表面黄白色,呈脂肪样光泽,偶有带灰白色薄膜状干皮。摸之有滑腻感,在温水中浸泡体积可膨胀。气腥,味微甘,嚼之有黏滑感。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用于阴虚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

用法用量5~15g,用水浸泡,炖服,或作丸剂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哈蟆油

药材名称哈蟆油

拼音Hā Má Yóu

别名田鸡油、哈什蟆油、蛤蚂油(《中药通报》(5):205,1956),哈士蟆油(《中药志》)。

出处《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雌性的干燥输卵管。选肥大的雌蛙,用麻绳从口部穿起,挂于露天风干。干燥后,用热水浸润,立即捞起,放麻袋中闷一夜,次日剖开腹皮,将输卵管轻轻取出,去净卵子及其内脏,置通风处阴干。

原形态形态详"哈士蟆"条。

生境分部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内蒙古等地。

性状干燥品为不规则弯曲,相互重叠的厚块,略呈卵形,长约1.5~2厘米,厚约1.5~3毫米。外表黄白色,显脂肪样光泽,偶有带灰白色薄膜状的干皮,手摸之有滑腻感,遇水可膨胀至10~15倍。气特殊,味微甘,嚼之粘滑。以块大、肥厚、黄白色、有光泽、不带皮膜、无血筋及卵子者为佳。

化学成分大部分为蛋白质,脂肪仅4%左右,糖类约10%,其他尚含少量磷及灰分等。又含维生素A、B、C及多种激素。

药理作用民间用作强壮剂。对小鼠发育有良好影响,并能延长雌性小鼠的兴奋期(原文如此。可能为动情期)。

性味甘咸,平。

①曹炳章:"温平,无毒,味微咸。"

②《饮片新参》:"甘,凉。"

③《辽宁主要药材》:"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润肺养阴。治病后、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

①曹炳章:"坚益肾阳,化精添髓,泽润肺脏,增长脂肪,为脾肾虚寒、气不化精之要药。"

②《饮片新参》:"养肺、肾阴。治虚劳咳嗽。"

③《辽宁主要药材》:"治体虚,神经衰弱。"

④《中药志》:"补虚,退热。治体虚、精力不足。"

⑤《中药材手册》:"治产后气虚。"

用法用量内服:蒸汤,1~3钱;或作丸。

注意外感初起及纳少便溏者慎服。

复方①治肺痨吐血:哈士蟆油、白木耳。蒸服。

②治神经衰弱:哈士蟆油、土燕窝。蒸服。

③治病后失调和盗汗不止:哈士蟆油、党参阿胶白术黄芪。为丸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鲫鱼子

    《中药大辞典》:鲫鱼子药材名称鲫鱼子拼音Jì Yú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调中,补肝气。"②《本草从新》:&q

  • 小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大黄药材名称小大黄别名矮大黄来源蓼科小大黄Rheum pumilum Max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肠胃积滞,实热,下瘀血,消痈肿。主治食积停滞,脘

  • 狐肠

    《中药大辞典》:狐肠药材名称狐肠拼音Hú Chánɡ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肠。功能主治《陆川本草》:"止痛。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1~

  • 巴戟天

    《中国药典》:巴戟天药材名称巴戟天拼音Bā Jǐ Tiān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

  • 草龙根

    药材名称草龙根拼音Cǎo Lónɡ Gēn英文名Ludwigia hyssopifo-lia (G.Don)Exekk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线叶丁香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 倒爪草

    药材名称倒爪草拼音Dǎo Zhuǎ Cǎo别名倒打草、道爪草、牛含水、牛汗水、牛哈水、紫花秧、多德草、刺儿草来源玄参科野胡麻Dodartia orientalis L.,以根或全草入药。果期采收,晒干

  • 苤蓝

    药材名称苤蓝拼音Piě Lán别名芥蓝、擘蓝(《农政全书》),茄连、撇蓝(《延绥镇志》),玉蔓青(《山西通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

  • 掐不齐

    《中药大辞典》:掐不齐药材名称掐不齐拼音Qiā Bù Qí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条四散,小枝纤弱,有条纹,被有绒毛。

  • 牛奶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奶莓药材名称牛奶莓别名红腺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牛奶莓Rubus sumatranus Miq.,以匍匐枝的细根或块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功能主治主治妇女产后寒热,腹

  • 鹅胆

    《中药大辞典》:鹅胆药材名称鹅胆拼音é Dǎ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化学成分胆汁含鹅脱氧胆酸。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