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增损五积丸

增损五积丸

医学入门》卷七方黄连(肝积五钱,脾积七钱,心、肺一两半),厚朴(肝、心、肺五钱,脾、肾八钱),川乌(肝、肺一钱,心、肾、脾五分),干姜(肝、心五分,肺、肾一钱半),人参(肝、脾、肺二钱,心五分),茯苓一钱半,巴豆霜五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初服二丸,渐加至大便微溏为度。治积块。如肝积,加柴胡一两,皂角昆布各二钱半,川椒四钱,莪术三钱;心积,加黄芩三钱,肉桂茯神丹参各一钱,菖蒲五分;肺积,加桔梗三棱天门冬青皮陈皮白豆蔻各一钱,紫菀、川椒各一钱半;脾积,加吴茱萸、黄芩、砂仁各二钱,泽泻茵陈各一钱,川椒五分;肾积,加延胡索三钱,苦楝肉、全蝎附子独活各一钱,泽泻、菖蒲各二钱,肉桂三分,丁香五分;秋冬加厚朴一倍,减黄连;觉热加黄连;觉闷乱,加肉桂;气短减厚朴。

猜你喜欢

  • 柿干

    见《本草备要》。即柿饼,详该条。

  • 阑尾三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红藤60克,金银花、川楝子各15克,皂角刺、桃仁各9克,炙穿山甲6克。水煎服,日一或二剂,分二或四次服,症状、体征减轻后改为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在急性炎症消失

  • 衰者补之

    治则。即虚者补之。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虚弱机能衰退的病证用补益的方药治疗。补有峻补、缓补,峻补剂大力强,用于大虚之候,非大剂补药不能挽回者,如回阳用参附汤,产后亡血用十全大补汤之类。缓补是缓缓调

  • 巅上

    经穴别名。《素问·骨空论》:“巅上一,灸之。”王冰注指百会穴。后《针灸聚英》等作百会穴别名。见该条。

  • 脐痈毒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脐痈。见该条。

  • 妙圣丹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雄黄、蝎尾、朱砂、代赭石(煅,醋淬)、轻粉、麝香各二钱半,巴豆(去油)三个,杏仁(去皮尖,微炒)二钱。为细末,蒸枣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至五丸,木香煎汤化服。治小儿食痫,症

  • 搓法

    ①刺法。指入针后,以拇食两指持住针柄,如搓线状朝一个方向捻转的方法。《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

  • 忽地笑

    见《汝南圃史》。为大一枝箭之别名,详该条。

  • 细叶亚婆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 别直参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之产于朝鲜者,详人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