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脏腑经络之气长期郁滞,不能通畅下行的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论》:“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借五行相生的理论,运用壮肾阳的药物以温补脾气的方法。临床用于怠倦、纳减、泄泻、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迟等脾气虚寒证候,宜用四神丸加白术之类。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偃月翳内障。详该条。
古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僧人。一作昙峦,雁门(今山西代县)人。撰有《调气治疗方》一卷、《疗百病杂丸方》三卷,均佚。
见针方六集条。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法征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