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钱麻

大钱麻

药材名称大钱麻

拼音Dà Qián Má

别名梗麻、掌叶蝎子草红活麻、大钱麻、大前麻、虎麻、禾麻、火麻、前麻、钱麻、荨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蝎子草的全草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diversifolia (Link) Friis[Urtica palmata Forsk;U.heterophylla Vahl;Girardinia hetero-phylla(Vahl)Decne;G.palmata(Forsk.)Gau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以春、夏季较多,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5-2m。茎具纵棱,全体伏生粗毛和粗螫毛。单叶互生;叶柄长6-12cm;托叶合生,先端2裂,卵状披针形,长1-1.2cm,膜质、淡褐色,早落;叶片宽卵形至扁圆形,长8-15cm,宽7-14cm,先端3-5裂,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粗大锯齿,表面深绿色密布点状钟乳体,背面淡绿色,两面均伏生粗毛和淡黄色粗螫毛。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腋生,穗状;雄花序较雌花序短,位于茎的下部;雌花被片2裂,上端被片椭圆形,先端有不明显的3齿裂,下端被片线形,外面均伏生粗毛和粗螫毛。瘦果扁圆形,直径约2mm,基部为宿存的花被片所抱托,花柱宿存。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400m的林下湿地或沟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0.5-2m,被短毛和锐刺状螫毛。茎有棱。叶皱缩,展平后轮廓五角形,长、宽为8-1.5cm,基部浅心形或近截形,掌状3深裂,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有毛;叶柄长4-15cm;托叶宽卵形,合生。气微,味苦。

性味苦;辛;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痰;利湿解毒。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疼痛;头痛;皮肤瘙痒;水肿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锚

    《中药大辞典》:花锚药材名称花锚拼音Huā Máo别名希赫日-地格达(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花锚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自基部

  • 大金银花

    《中药大辞典》:大金银花药材名称大金银花拼音Dà Jīn Yín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金银花的全草。原形态藤本。茎中空,外表红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

  • 华金腰子

    《中药大辞典》:华金腰子药材名称华金腰子拼音Huá Jīn Yāo Zi别名牙鸣马(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8~9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野棉花根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拼音Yě Mián Huā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生境分部产于云

  • 豆渣树

    药材名称豆渣树拼音Dòu Zhā Shù别名冬瓜木、红皮岭麻、鹿食、白花盏、高山望、白苍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安息香科植物赤杨叶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iphyllum fortunei (H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一包花

    药材名称一包花拼音Yì Bāo Huā别名红花倒水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曲江远志或大叶金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lygala koi Merr.2.Polygala latouc

  • 散血藤

    《中药大辞典》:散血藤药材名称散血藤拼音Sàn Xuè Ténɡ别名钻地风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白背钻地风的藤茎。原形态白背钻地风,又名:粉叶钻地风。落叶攀

  • 葛藟汁

    《中药大辞典》:葛藟汁药材名称葛藟汁拼音Gě Lěi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原形态葛藟(《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苽、蓷藟(陆玑《诗疏》),千岁虆、虆芜(《

  • 小叶金花草

    药材名称小叶金花草拼音Xiǎo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石孔雀尾(《陆川本草》),仙鸡尾、金粉蕨(《广西中兽医药桩》),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云南中草药选》),小金花草、火汤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