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胃肠、肺胃实热或肝胆郁热。因外邪传里化热,或内郁生热,症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引饮、烦躁或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有力等。
见伤寒六书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一年蓬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体气。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黑骨头之别名,详该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素馨花之别名,详该条。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气注候》:“风邪搏于肺气所为也,肺主气,气通行表里,邪乘虚弱,故相搏之,随气游走冲击,痛无定所,故名为气注。”参见九注条。
【生卒】:1887~1948年【介绍】:现代医家。北京人。曾在北京举办国药会馆讲习班,培养中医药人材。擅长治疗时令温病。
病名。《幼科准绳》集三。即胎热丹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