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姜炭

姜炭

药材名称姜炭

拼音Jiānɡ Tàn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cinale Rose.

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浓厚的辛辣气味。叶互生,排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mm;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2cm,先端渐尖,基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无毛。花葶自根茎中抽出,长15-25cm;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长约2.5cm,淡绿色,边缘淡黄色,先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cm,具3短尖齿;花冠黄绿色,管长2-2.5cm,裂片3,披针形,长不及2cm,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两侧裂片卵形,黄绿色,具紫色边缘;雄蕊1,暗紫色,花药长约9m,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无毛,花柱1,柱头近球形。蒴果。种子多数,黑色。花期8月。

生境分部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

药理作用参见“炮姜”条。

性味味苦;辛;涩;性温

归经脾;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主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阳虚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服。

1.《本草征要》:“血寒者可多用,血热者不过用三四分为向导而已。”2.《本草备要》:“多用报阴耗气,孕妇忌之。”3.《得配本单》:“孕妇服之令胎内消,气虚者服之伤元,阴虚内热多汗者禁用。”

各家论述【药论】1.论姜炭善止血:1.1.李中梓:“吐衄下血崩漏淋产证,熟者反能止之,何也?盖物极则反,血去多而阴不复,则阳亢无所附,得此助阳之生而复矣,且见火则味苦色黑,守而不走,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气虚,亡阳而多盗汗及手足冷者宜用;若初病火炽,遽尔投之,是抱薪救火,危亡立至矣。”《雷公炮制药性解》1.2.缨希雍:“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本草经疏》)1.3.冯兆张:“姜,若至炒黑,则辛辣变为苦咸味,既下走,黑又止血,辛热之性虽无,辛凉之性尚在,故能去血中之郁热而不寒,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滞,较之别药徒以黑为能止血为事者,功胜十倍。”(《冯氏锦囊·药性》)1.4.姚球:“干姜,炮灰色黑,入肾助火。火在下谓之少火,少火生气,气充则中自温也。血随气行,气逆火动,则血止溢。炮姜(炭)入肾,肾温则浮逆之火气皆下,火平气降,其血自止矣。”(《本草经解》)1.5.赵其光:“后世遇失血每用姜炭,以为火从水化,使洛阳不僭而血自止。不知姜炭全失姜之本性,止宜炒以守中,配入凉血之味,使寒不凝而血乃和。”(《本草求原》)2.论姜炭散寒助阳:2.1.徐大椿:“姜炮黑,辛苦大热,入脾胃而守中逐冷,救急回阳,为温中止血专药,产后虚冷必须之,即设假热外浮,非炮姜导之不可。”(《药性切用》)2.2.汪级:“黑姜,色黑则人肾经,火化则不热而止于温,苦坚肾水,辛补命火,续绝回阳。”(《医林纂要·药性》)2.3.张秉成:“干姜,炮黑则辛少苦多,操散之性已减,温守之力尤独,能入血分,协助补药之力,故营血虚寒而欲温补者,非此不为功,即纯虚而无寒者,亦可用之,不温则虚不复也。”(《本草便读》)3.论姜炭燮理阴阳的配伍应用:金灵昭:“按前贤朱丹溪云,姜本车热,炒黑则苦平矣,能由阳入阴,由阳出阳,所以引气药入血分而补血,引血药入血分而止血,如血虚发热、产后大热必须用之。止血痢肠红及唾血、吐血、呕血、下血、血脱,面色白而夭不泽,六脉懦弱,有阴无阳者,大宜加之,如古方有用四君子配当归、熟地,加炒黑干姜而治气虚血脱者;有用四物汤配人参黄芪,加炒黑干姜而治血虚气弱者,有阳生阴长、阴和阳合之义。”(引自《本草汇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桄榔子

    《中药大辞典》:桄榔子药材名称桄榔子拼音Guānɡ Lánɡ Zǐ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的果实。冬季果热时采取。原形态桄榔(《广志》),又名:姑榔木(《临海异物志》),面木(《

  • 公鱼

    《中药大辞典》:公鱼药材名称公鱼拼音Gōnɡ Yú别名弓鱼、工鱼(《大理府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云南裂腹鱼的肉。原形态体狭长,稍侧扁。一般长约15厘米,大者可至30厘米

  • 燕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草药材名称燕麦草拼音Yàn Mài Cǎo别名野燕麦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Avena fatua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收

  • 西施舌

    《中药大辞典》:西施舌药材名称西施舌拼音Xī Shī Shé别名车蛤(《闽部疏》),土匙、沙蛤(《闽中海错疏》)。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在朔、望大潮期间,到海滨采捕。原

  • 阿尔泰紫菀

    《中药大辞典》:阿尔泰紫菀药材名称阿尔泰紫菀拼音ā ěr Tài Zǐ Wǎn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的花或全草。 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

  • 无粉报春

    药材名称无粉报春别名偷偷还阳、云苔草来源报春花科无粉报春Primula efarinosa Pax,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根:治蛇咬伤。捣烂敷伤口周围。全草:治劳伤。泡酒服。摘录

  • 藏菖蒲

    药材名称藏菖蒲英文名BHIZOMA ACORI CALAMI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

  • 菘菜子

    药材名称菘菜子拼音Sōnɡ Cài Zǐ别名青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Brassicachinensis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hinensis L.采收和储藏

  • 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耳药材名称石耳拼音Shí ěr别名石壁花、地耳、石木耳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石耳Gyrophora esculenta Miyshi,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 星毛蕨

    药材名称星毛蕨拼音Xīnɡ Máo Jué英文名Prolific Ampelopteri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星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