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见《本草原始》。妇女初潮的月经名金铅,旧时用以入药,现已不用。
疝之别名。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指分娩时,产妇直肠脱出。见宋·陈选《妇科秘兰》。即盘肠生。详该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病名。又名产后痨。《经效产宝》:“产后虚弱,喘乏作寒热状如疟,名为蓐痨。”因产后气血耗伤,调理失宜,感受风寒,或忧劳思虑等所致。症见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气逆,胸中痞,腹绞痛或刺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方书。不分卷。清张朝震(东川)撰。刊于1888年。分小儿科、女科、男科杂症三门,收录验方96首,颇多个人临证心得。现存初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