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时
指申时。详十二时条。
指申时。详十二时条。
病名。①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瘀热所致。证见身面发黄,溺赤而少,心惴惴若恐。治宜秦王散及栝蒌等药。②《辨证奇闻》谓脾疸由寒湿因扰,脾阳不振所致。症见身黄如秋葵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
苔白而厚,津液甚多。此为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之象,宜温中健脾化湿(见《伤寒舌鉴》)。
书名。1卷。清·田宗汉原著,李贡三重订。本书摘取田氏《医寄伏阴论》中部分内容,并附重订者有关验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
病证名。①病在中焦,胃热则流热涎,脾虚则流冷涎。症见涎唾从口角流出,绵绵不已,睡时尤甚,以致浸淫口角及下唇,皮肤红赤,湿烂生疮。治法若因胃家有热者,宜清胃泻火。用清胃散加减;若因脾家虚寒者,宜温中补脾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金鸡尾之别名,详该条。
用宣散之药,去除壅郁之证。《汤液本草》卷上:“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又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等症,可用二陈汤利气散郁。
证名。《银海精微》:“若迎风而出汪汪,冬日多,夏日少,拭即还生。又不分四季皆有,此冷泪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招引外风所致。如椒疮及鼻部疾病引起泪道不畅等,亦可造成。本证眼无红痛,无时泪下,迎风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方。刺猬皮(切,炙令黑)一具,当归、续断、黄芪、连翘、炒槐实、炮姜、炮附子、白矾各二两,生地黄五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食前米饮下。治脏腑伤动,肠胃虚弱,
【生卒】:1126~1202【介绍】:宋代著名藏医学家。又称小宇陀(或后宇陀)·元丹贡布。系老宇陀·元丹贡布第十三世孙。据载,八岁始学医,曾先后六次去印度求学。医著很多,曾用厘定后的藏文增补《四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