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苍
【介绍】:
见钱秀昌条。
【介绍】:
见钱秀昌条。
从出生到一个月内为初生儿。《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命名为新生儿。此期小儿初离母体,形气未充,肌肤嫩弱,开始在新的环境中接触外界事物,应特别注意寒温调护,以防感邪致病。
出《本草图经》。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女科指归》。即妊娠阴痒。详该条。
病名。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出《素问·五常政大论》。亦称胃痛、脘痛、心下痛,心痛等。多因七情郁结,劳累过度及饮食不节所致。有寒热虚实之分。亦有虚实错杂,寒热相兼者。文献有胃气痛,肝胃气痛,阴虚胃脘痛,
①《说文》:俗称疮痕曰瘢。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称瘢。
出《金匮要略》。即伏龙肝,详该条。
水清之时。《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交,期在溓水。”张景岳注:“溓,音敛,清也。”水清之时,相当于中秋。
经穴名,代号BL23。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腰
【介绍】:清代医家。湖南邵阳人。以患病求医,得导引术而愈。著有《三指禅》、《医学百论》、《外科便览》等书。
病证名。指头皮光滑,额角胀大的病态。清·程杏轩《医述·幼科集要》:“颅胀,与囟填不同,……头皮光急,额角胀大,乃肝肾虚热上冲。”治宜育阴之剂以镇之,用地黄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