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柿根

柿根

《中药大辞典》:柿根

药材名称柿根

拼音Shì Gēn

别名柿子根皮(《疡医准绳》),柿子根(《重庆草药》)。

出处《纲目》

来源为柿科植物根皮。9~10月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化学成分根有强心甙、蒽甙、皂甙反应,并含鞣质、淀粉。柿根含3-甲氧基-7-甲基-胡桃叶醌和新柿属素。

性味《重庆草药》:"味涩,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血崩,血痢,痔疮。

①《纲目》:"治血崩,血痢,下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治吐血,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烂炒敷。

复方①治血痢,红崩:柿子根、红斑鸠窝各二两。第一剂煎水服,第二剂炖内服。(《重庆草药》)

②治蜘蛛背:紫背草、狐柿子根皮。砍烂,糟炒缚之。(《疡医准绳》柿根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柿根

药材名称柿根

拼音Shì Gēn

别名柿子根皮、柿于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3-甲氧基-7-甲基-胡桃叶醌(3-methoxy-7-methyl-juglone)和新柿醌(neodiospyrin),此外还有强心甙、蒽甙、皂甙反应,并含鞣质、淀粉[1]。

性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血崩;血痢;痔疮;蜘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h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纲目》:治血崩,血痢,下血。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治吐血,痔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细叶大戟

    《中药大辞典》:细叶大戟药材名称细叶大戟拼音Xì Yè Dà Jǐ别名打碗科、猫眼草(《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的全草。6~8月采收

  • 鸡心七

    药材名称鸡心七拼音Jī Xīn Qī别名荁、乌泡连、如意草、山羊臭、母犁头草、白三百棒、红三百棒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鞘柄堇菜Viola vaginata Maxim.,以全草,根状茎入药。秋后采,洗净

  • 白鹅膏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药材名称白鹅膏拼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 化橘红

    《中国药典》:化橘红药材名称化橘红拼音Huà 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GRANDIS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来源本品为芸香

  • 土黄连

    药材名称土黄连拼音Tǔ Huánɡ Lián别名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原形态

  • 血沟丹

    药材名称血沟丹拼音Xuè Gōu Dān别名土黄芩、一麻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柳叶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Var. sal

  • 糕菜

    药材名称糕菜拼音Gāo Cài别名红蒿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三叉仙菜及波登仙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mium kondoi Yendo;Ceramium boydenii Gepp

  • 瓜螺

    药材名称瓜螺拼音Guā Luó英文名Whelk别名油螺、红塔螺、红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 (Solander)

  • 华山矾果

    《中药大辞典》:华山矾果药材名称华山矾果拼音Huà Shān Fán Guǒ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

  • 四指马鲅

    药材名称四指马鲅拼音Sì Zhǐ Mǎ Bà来源药材基源:四指马鲅,休长,略侧扁。头较小,前端钝,吻短,口大,下位。背鳍Ⅷ-14;臀鳍Ⅲ-15;胸鳍18+4丝状游离鳍条;腹鳍1-5;鳍15-17,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