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榛子

榛子

《中药大辞典》:榛子

药材名称榛子

拼音Zhēn Zi

别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山反栗(《中国树木分类学》)。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种仁。果实成熟后极易脱落,应及时采摘,晒干后除去总苞及果壳。

原形态榛(《诗经》)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叶互生;阔卵形至宽倒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先端近截形而有锐尖头,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密生细毛;托叶小,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先叶开放;雄花成菜荑花序,圆柱形,长5~10厘米,每苞有副苞2个,苞有细毛,先端尖,鲜紫褐色,雄蕊8,药黄色;雌花2~6个簇生枝端,开花时包在鳞芽内,仅有花柱外露,花柱2个,红色。小坚果近球形,径约0.7~1.5厘米,淡褐色,总苞叶状或钟状,由(1~)2个苞片形成,边缘浅裂,裂片几全缘,有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本品变种川榛的种仁同等入药,川樟的主要特征为叶先端不若正种那样平截,有时圆,从中生出或长或短的渐尖,上面有短柔毛,下面无毛或近无毛;总苞裂片常有齿牙。产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生境分部生山地阴坡丛林间。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果仁含碳水化物16.5%,蛋白质16.2~18%,脂肪50.6~77%,灰分3.5%。果实含淀粉15%。叶含鞣质5.95~14.58%。

性味甘,平。

①《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功能主治调中,开胃,明目。

①崔禹锡《食经》:"食之明目,去三虫。"

②《日华子本草》:"肥白人,止饥,调中,开胃。"

③《开宝本草》:,"主益气力,宽肠胃,令人不饥,健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

复方治病后体虚,食少疲乏:榛子二两,山药一两,党参四钱,陈皮三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榛子

药材名称榛子

拼音Zhēn Zi

别名槌子、山反栗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1.《开宝本草》:榛子,生辽东山谷。树高丈许,子如小栗,行军食之当粮,中士亦有。郑注《礼记》云,榛似栗而小,关中廊坊甚多。

2.《本草图经》:桂阳有榛而丛生,实大如杏子,中人皮子形色,与栗无异也。

3.《纲目》:榛树,低小如荆,丛生。冬末开花如栎花,成条下垂,长二、三寸;二月生叶,如初生樱桃叶,多皱纹而有细齿及尖;其实作苞,三五相粘,一苞一实,实如栎实,下壮上锐,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川榛、毛榛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rchue-nensis Franch.3.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摘,晒干后除去总苞及果壳。

原形态1.灌木或小乔木,高1-7m。树皮灰色;枝条暗灰色,无毛,小枝黄褐色,密生短柔毛及疏生长柔毛。叶柄长1-2cm;叶片圆卵形至宽倒卵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凹缺或截形,中央有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中部以上有浅齿,上面几无毛,下面没脉有短柔毛,侧脉5-7对。雄花序2-7排成总状,长约4cm,花药黄色。果单生或2-6簇生;果苞针形,具细条棱,外面密生短柔毛和刺毛状腺体,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几全缘;果序梗长约1.5cm,密生短柔毛。坚果近球形,长7-15mm,微扁,密被细绒毛,先端密被粗毛。花期4-5月,果期9月。

2.本变种与榛的区别在于:叶片椭圆形、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尾状;花药红色;果苞裂片的边缘全缘,很少有锯齿。花期3-4月,果期10月。

3.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灌木;叶的边缘具粗锯齿,中部以上浅裂,基部两侧近于对称;果苞管状,在坚果上部缢缩,较果长2-3倍,外面被黄色刚毛并兼有白色短柔毛,上部浅短柔毛,上部浅裂。坚果先端具小突尖,外被白色绒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阴坡灌丛中。

2.生于海拔200-2500m山地林中。

3.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坡灌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甘肃、山东、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果仁含碳水化物16.5%,蛋白质16.2-18%,脂肪50.6-77%,灰分3.5%。另含16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arginine)含量最高,其次为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酪氨酸(tyrosine),缬氨酸(valine)。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润肺止咳。主病后体弱;脾虚泄泻;食欲不振;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

复方治病后体虚,食少疲乏: 榛子二两,山药一两,党参四钱,陈皮三钱。水煎服。 (《宁夏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崔禹锡《食经》:食之明目,去三虫。

2.《日华子本草》:肥白人,止饥,调中,开胃。

3.《开宝本草》:主益气力,宽肠胃 ,令人不饥,健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花鸢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花鸢尾药材名称单花鸢尾来源鸢尾科单花鸢尾Iris uniflora Pall.,以种子、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种子: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黄疸肝炎。根:泻下

  • 花花草

    药材名称花花草拼音Huā Huā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彩斑桑勒草来源野牡丹科花花草Sonerila picta Kor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结膜炎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甘青雪莲花

    药材名称甘青雪莲花别名雪莲[西北]来源菊科木香属植物水母雪莲花Saussurea medusa Maxim.,以全草入药。开花时采收,去净泥沙、残叶,晒干。性味微苦,热。有毒。功能主治强筋活络,补肾壮

  • 橄榄根

    药材名称橄榄根拼音Gǎn Lǎn Gēn别名白榄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album

  • 虫笋

    药材名称虫笋拼音Chónɡ Sǔn出处《新中医药》62:36,1955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干。4~5月采收,晒干。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0.4克/公斤,虫笋煎剂有显着

  • 紫油木皮

    药材名称紫油木皮拼音Zǐ Yóu M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油木叶"条。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治

  • 红色新月蕨

    药材名称红色新月蕨拼音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

  • 八角枫花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花药材名称八角枫花拼音Bā Jiǎo Fēnɡ Huā别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

  • 赪桐

    药材名称赪桐拼音Chēnɡ Tónɡ别名朱桐、红顶风、红菱、雌雄树、大丹、红龙船花、状元红、荷苞花[四川]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赪桐Clerodendron japonicum (Thu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