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神情烦乱昏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即鼻疳疮。详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石膏(碎)30克,知母18克,羚羊角、薄荷叶、连翘、僵蚕各6克,金线重楼、蝉蜕(去足)各4.5克。水煎服。治小儿出疹,表里俱热,或烦躁引饮,或喉疼声哑,或喘逆咳嗽。
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如下记载:①“妇人中风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编《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即外症喉痈。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外科钤古方》卷六十四。水红花(或子)不拘量。以水熬膏,水或酒调服;外敷痞块处。治痞块。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