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宜忌的一种说法。《黄帝虾蟆经》:“神所藏行,不可犯伤。”意为人神在人体按时巡行各部,其所在部位,不宜针灸。
证名。指咳嗽兼见抽搐症状者。《幼幼发挥》:“咳嗽发搐,视其病之新久,如初咳嗽时,痰盛气促,连声不止,而不能治,发搐者,宜葶苈丸,苏叶煎汤下,利去其痰,咳止搐亦止矣……如发搐后变嗽者,此风邪入肺也,宜人
【介绍】:见黄元御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漏,详该条。
见《湖南科技情报(医药卫生)》1973;(3):44。为八月札之别名,详该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刺莓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4卷。刊于1706年。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论述各种病证。主张先辨症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法,故以《症因脉治》为书名。书中对于每种疾病的辨证,均分列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