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中草药》。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杂病门》。即除湿补气汤,见该条。
《传信适用方》卷二方。炒川椒(去子)、熟地黄、枸杞子、荆芥穗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治风赤翳膜,攀睛倒睫等。
出《说文》。为苹果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跌打引起的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四。详内伤条。
病证名。见明·薛铠《保婴撮要》。又名舌舒。指患儿舌头不断地伸出口外,伸出较长而缩回较慢或久而不收者。与随露随收之弄舌,有所区别。舌乃心之苗,心经有热,引起舌头干涩而紧,故时时吐出,以图舒缓。临床上不仅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目偏视。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