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淋病

淋病

性传播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的膏淋范畴。多由交媾不洁,外受湿热邪毒,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积湿生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证见尿道口红肿,小便频数,短涩不利,滴沥刺痛,尿液混浊,如脂如膏,甚则排尿困难,阴茎痛性勃起,腹股沟淋巴结肿痛,伴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女性仅轻度尿频、尿急、尿痛,外阴刺痒灼热,粘液性或脓性白带增多,宫颈水肿月经过多小腹坠胀,伴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可继发不育。慢性者,尿道刺激症状轻微,可见少量稀薄排泄物溢出,尿液中可见淋丝。腰膝痠软,头晕乏力,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治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萆薢分清饮;慢性者宜益肾健脾利湿,用六味地黄汤清心莲子饮等。

猜你喜欢

  • 天庭

    ①又名阙庭。额部的中央。望诊作为诊察头面部疾患的参考。《灵枢·五色》:“庭者,颜也。”又“庭者,首面也。”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①位于额上,眉心穴的上方。与其它穴位配伍,能发汗。《保赤推

  • 经行音哑

    病证名。亦名经行声瘖,经来音哑。指每逢经行,声音嘶哑,甚至失音,经净后恢复正常的病证。多因肺肾阴虚,肝肾阴虚所致。若素体阴虚,经行之际,经水下泄,致肾水不能上承,肺失濡润,声门失畅,症见经引音哑、咽喉

  • 三丰伐木丸

    即伐木丸,见该条。

  • 痘科金镜赋集解

    参见痧痘集解条。

  • 深师七气汤

    见《医方考》卷三。干姜、黄芩、桂心、半夏、甘草、橘皮、干地黄、芍药各二两,桔梗三两,枳实五枚,人参一两,吴茱萸五合。水煎服。治气噎膈者。

  • 逆翳

    病证名。《银海精微》:“翳膜下生向上,谓之逆翳。”详逆顺生翳条。

  • 髀阳

    人体部位名。髀指股部,阳指外侧。大腿外侧称髀阳。《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以下循髀阳。”

  • 钓藤

    出《本草经集注》。即钩藤,详该条。

  • 寒厥

    厥证之一。指因阳衰阴盛所致四肢逆冷的病证。一名冷厥、阴厥。《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药症宜忌》:“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踡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

  • 本草饮食谱

    书名。1卷。清·文晟辑,费伯雄鉴定。刊于1850年。本书将可以疗病的食物本草分为谷、豆、菜、瓜、果、味、禽、兽、鱼、虫等10部,共约200种,每种列述性味、采用、主治及宜忌等,内容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