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露饮

甘露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小儿一服分两服,仍量岁数,加减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别名甘露饮子(《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行气利湿。治胃中客热,牙宜口臭,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饥饿心烦,不欲饮食;目赤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黄疽,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闷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现用于口腔炎、咽炎、齿龈肿痛,慢性扁桃体炎属阴虚而有湿热者;亦用于眼科工业性眼灼伤、角膜实质炎。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O毫升,去滓,食后临卧时温服。小儿一服分两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伤寒心要》: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茯苓泽泻甘草石膏寒水石各60克白术桂枝猪苓各15克滑石12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后,烦渴不止;伏暑大渴。

用法用量每服9克,汤调或新汲水调服,姜汤尤妙。

摘录伤寒心要

医学传灯》卷下: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茵陈枇杷叶、黄芩、苡仁、石斛甘草、山栀(一方无茵陈、山栀,用枳壳)。

功能主治三消。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伤寒大白》卷一: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知母麦冬连翘薄荷桔梗黄芩玄参滑石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三阳热毒上冲之咽喉痛。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枇杷叶、石斛甘草(炙)、生地黄黄芩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牙宣心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

《得效》卷十一: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寒水石石膏郁金甘草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潮热乍来乍去,心烦面赤,口干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薄荷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九五: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石膏1两,寒水石1两,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伏热吐泻,兼中暑昏迷,烦渴不止,心燥体热,头疼及伤风体热,烦渴嗞煎。

用法用量3岁半钱,灯心汤调下,暑热,冷水调下。

注意立夏后、立秋前宜用,余月不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医学摘粹》: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生地3钱,熟地3钱,天冬3钱,麦冬3钱,石斛3钱,甘草2钱,枳壳2钱,枇杷叶3钱。

功能主治口糜龈烂出血;食亦,善食而瘦。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医学摘粹

《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人参、白茯苓甘草、生地、麦冬五味子知母、花粉、葛根

功能主治喉舌牙疳,痘后牙疳出血,口臭口烂。

用法用量上焦火,加生藕汁,桔梗、山栀;中焦火,加石膏黄连;下焦火,加黄柏、熟地,去葛根

摘录《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

《灵验良方汇编》卷一: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枇杷叶(拭去毛)1钱,生地黄1钱,熟地1钱,天冬1钱,黄芩1钱,石斛1钱,山豆根1钱,***屑1钱,枳壳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烂,时出脓血。

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食后服。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一

疡医大全》卷十四: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1钱,生甘草1钱,生地1钱,银柴胡1钱,枳壳1钱,麦门冬1钱,知母1钱,枇杷叶1钱,黄芩1钱,钗石斛1钱,茵陈1钱。

功能主治茧唇。

用法用量用淡竹叶7片,灯心10很为引,水煎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四

《玉钥·续编》: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大熟地3钱,大生地2钱,玉竹3钱,大麦冬(去心)2钱,天门冬(去心)1钱,马料豆2钱,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喉白,咽干不润,咳嗽,唇燥舌干。

用法用量是方得人参更妙。

摘录《玉钥·续编》

白喉全生集》: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地黄4钱,熟地3分,麦冬(去心)3钱,僵蚕2钱(姜汁炒),银花1钱5分,天冬1钱5分,石斛1钱,枳壳1钱,粉草1钱。

功能主治白喉虚热症,白见于关内外,色稍不润,喉内红肿,下午痛甚,口干不渴,舌苔虽黄而滑,小便略赤而长,饮食稍碍,心烦不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白喉全生集

医方简义》卷二: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大生地5钱,鲜生地6钱,天冬3钱,麦冬(去心)3钱,鲜石斛4钱,黄芩(炒)1钱,银花3钱,川贝母1钱,生甘草5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存阴清邪,以复胃中津液。主温热病。

用法用量竹茹1团,姜汁炒。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准绳·幼科》卷六: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麦门冬(去心)1两,天门冬(去心)2两,生地黄4分,熟地黄6分,石斛(去根)5分,枇杷叶5分,山茵陈6分,枳壳6分,黄芩6分,***屑6分,甘草1字。

功能主治小儿牙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医统》卷九十一:甘露饮

药方名称甘露饮

处方黄芩、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枇杷叶、茵陈石斛桔梗甘草枳壳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疮,热毒攻牙,口肿。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注意不可吃热物。

摘录《医统》卷九十一

猜你喜欢

  • 加减肾气汤

    《杂病证治新义》:加减肾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肾气汤处方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肉桂、熟附片、杜仲、破故纸、胡桃肉。功能主治肾阳衰微,腰部绵绵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凌临灵方

  • 鼓腹遇仙丹

    药方名称鼓腹遇仙丹处方白丑头末4两(半生半炒),白槟榔1斤,茵陈5钱,莪术5钱,三棱5钱,牙皂角5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鼓胀。用法用量五更时冷茶送下3钱。行后随以温粥补之,忌食他

  • 退肿膏

    药方名称退肿膏处方芙蓉叶地薄荷耳草叶泽兰叶 金桐叶赤牛膝大黄(另研末)各等分制法上药捣烂。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头部或其他部位外伤破损。用法用量敷贴伤处,中间留孔出气,用泽兰叶烫软贴住,冬日用芭蕉叶,每

  • 麻黄地骨皮汤

    药方名称麻黄地骨皮汤处方麻黄(去节)3分,地骨皮半两,玄参半两,五味子3分,甘草(炙,锉)1分,干姜(炮)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桔梗(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知母半两。制

  • 养血汤

    药方名称养血汤处方当归6克 生地黄3克玄参6克阿胶6克知母6克红花1.5克(酒洗)桃仁1.5克(研泥)功能主治治血气枯弱而成噎塞者。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加生白蜜20毫升调

  • 荆芥饮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荆芥饮药方名称荆芥饮处方荆芥穗1两,栀子仁1两,黄芩(去黑心)1两,蒲黄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呕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冷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

  • 掺药方丹

    药方名称掺药方丹处方血竭2钱,阿魏3钱,乳香3钱,没药3钱,龙骨3钱,赤石脂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痈疽恶毒诸疮。用法用量掺膏药内。摘录《胎产指南》卷八

  • 通顶散

    药方名称通顶散处方消石7.5克滑石7.5克制法上药干铫子内同炒令黄色,候冷,细研为末。功能主治治头偏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

  • 葶苈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葶苈汤药方名称葶苈汤处方葶苈子(隔纸炒)22克槟榔(锉)15克桑根白皮(炙,锉)22克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大黄(锉,醋炒)各15克朴消22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

  • 清香散

    《普济方》卷四十六:清香散药方名称清香散处方川芎藁本各30克防风羌活各6克细辛9克 香白芷30克甘草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偏正头风及牙疼。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用清茶调服。如痛甚者,吞黑锡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