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木香、藿香、砂仁、豆蔻仁、甘草。水煎服。治胃气不顺,忽然发呕者。
指肝气亢盛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症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治宜平肝泻火。
见《四川中药志》。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见该条。
【介绍】:见夏子益条。
病名。《喉科金钥》上卷:“痰火虚痨,咳损肺金而喉痛者。乃水竭于下,火浮于上。治主滋阴润燥。”相当于结核性咽炎、喉炎。
见《江苏药材志》。为茺蔚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天宝本草》。为八爪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萱草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