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遂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书名。2卷。清·朱楚芬撰。刊于1824年。卷上为麻疹总论及分期论治;卷下论麻疹的各种兼证。全书共50余篇,均系集录整理前人的著作而成。
书名。4卷。日本·吉益为则撰于1773年。本书集录汉以前38种中国古书中有关论医的内容,并加以评述。解放后有排印本。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硫黄,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藏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本草家。善于辨别中草药,撰有《加诠杂注本草》。
【介绍】:见刘翰条。
经脉表里相合之名。出《灵枢·经别》。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谓眼于清晨疼痛。“因虚阳上攻,头风注目,早晨血气皆从上行,故虚阳得风火而势益盛,故(目)疼痛也”(《古今医统》)。宜养阴明目,祛风止痛,用芎散或白蒺藜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