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穴法之一。指以辨证论治的原则选取穴位的方法。例如脱肛属于中气下陷,不能摄纳者,应该灸百会、长强、神阙、足三里等穴以升阳提气、温固下元;属于热积大肠,胃火下注者,则针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承山等穴以疏
《金匮要略》方。木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茯苓各四两,芒硝三合。水煎去渣,入芒硝,再微煎,分二次服,微利则愈。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服木防己汤,虽好
指过劳而导致正气的耗损,为《内经》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类经》注:“疲劳过度,则阳气动于阴分,故上奔于肺而为喘,外达于表而为汗。阳动则散,故内外
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羞明。详该条。
见《瘴症指南》卷下。即乐令建中汤,见该条。
见《河北药材》。即鳖甲,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桐油,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家。山东东平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二卷。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跗骨即蹠骨,左右各五块。多因跌打,压轧所伤,通常蹠骨基底部骨折最多,体部次之。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可有骨声,活动受限。治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用药详见骨折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