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见《闺中宝录》。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见顾氏医镜条。
又称滋阴解表。是对素体阴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法。症见心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处方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加减葳蕤汤。此方发汗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留邪。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针灸治疗原则之一。出《灵枢·根结》。指对急暴病症可以从太阳经着手治疗。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羊水。
病名。即被滚水、热油所烫或火烧灼肢体致伤。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四。详烧伤条。
病名。指蛲虫等寄生于肠道引起机械性刺激所致的痢疾样腹泻。《张氏医通》卷七:“蛲虫痢,其证腹大,皮肤黄粗,循循戚戚然,……或痒,或(虫)从谷道中溢也。”治疗以杀虫为主。方如化虫丸、乌梅丸、扫虫煎。外用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