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证治见发背条。
证名。指胃火炽盛而出现的证候。《校注医醇賸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玉女煎主之。”《类证治裁·火症》:“治六腑火,胃火牙疼,颐肿,清胃散。”参见胃热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①出《灵枢·经筋》。即十二经筋,详该条。②《灵枢经》篇名。经皆有筋,经筋有病,病各有治。本篇专论经筋这类问题,故名。文中论述十二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位于浅表部的筋肉间,和经脉相互关联。它起于四肢末端的
见《南京民间药草》。即芦根,详该条。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复杂性肛漏的一种。症为漏管环绕肛门,时流脓水,偶可见双层漏管,宜手术治疗。
名词。出《素女经》。指性交。
指灸治。《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见《救荒本草》。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