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罗伞树

罗伞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罗伞树

药材名称罗伞树

别名高脚罗伞树、高脚罗伞

来源紫金牛紫金牛属植物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 Blume,以根、叶入药。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清咽消肿,散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疖肿。

用法用量根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罗伞树

药材名称罗伞树

拼音Luó Sǎn Shù

别名铁罗伞、筷子根、高脚凉伞、火屎炭树、火泡树、鸡眼树、火炭树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罗伞树的茎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quinquegona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灌木状小乔木,高约2m,可达6m以上。小枝细,有纵纹,嫩时被锈色鳞片。叶互生;叶柄长5-10mm,幼时被鳞片;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8-16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背面多少被鳞片,中脉明显,侧脉连成近边缘的边缘脉。聚伞花序或亚伞形花序,腋生,稀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达8cm,多少被鳞片;花梗长5-8mm,多少被鳞片;花长约3mm或略短;萼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长1mm,具疏微缘毛及腺点;花瓣白色,广椭圆状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具腺点,里面近基部被细柔毛;雄蕊与花瓣几等长,花药卵形至肾形,背部多少具腺点;雌蕊常超出花瓣。果扁球形,具钝5棱,稀棱不明显,直径5-7mm,无腺点。花期5-6月,果期12月或2-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林下或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无毛。完整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多。有时可见聚伞形花序。气弱,味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组织中散有分泌腔;内皮层细胞凯氏带明显。维管束鞘纤维成环,并夹有石细胞。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列。髓部发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栅栏细胞1列,通过中脉。中脉上方平坦,下方突出。维管束外韧型,多束,环状排列,外围具纤维,环状排列,近下表皮部位有分泌腔。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罗伞树含紫金牛醌(ardisianone)和紫金牛酚(ardis-anol)。

性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疮疖痈肿;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榄树皮

    药材名称乌榄树皮拼音Wū Lǎn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

  •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药材名称乌龙摆尾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别名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湖南药物志》来

  • 金凤藤

    药材名称金凤藤来源萝藦科金凤藤Dolichopetalum kwangsiense Tsiang,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盐肤木根皮

    药材名称盐肤木根皮拼音Yán Fū Mù Gēn Pí别名盐麸树白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去掉栓皮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

  • 水慈姑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 马蔺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蔺药材名称马蔺拼音Mǎ Lìn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来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株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Koidz. [I

  • 紫筒草

    药材名称紫筒草拼音Zǐ Tǒnɡ Cǎo别名白毛草、伏地蜈蚣草来源紫草科紫筒草Stenosolenium saxatile (Pall.) Turcz.[Arnebia saxatilis Benth

  • 大叶贯众

    药材名称大叶贯众拼音Dà Yè Guàn Zhò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楔型大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macrophyllum Tagawa f.muticum(

  • 樱额

    《中药大辞典》:樱额药材名称樱额拼音Yīnɡ é别名樱额梨、稠梨子(《盛京通志》),臭李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玛嘎(蒙名)。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原形态落叶乔

  • 香茹

    药材名称香茹拼音Xiānɡ Rú别名矮鬼针草、鹿角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5~35厘米。茎有纵棱。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线形;根生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