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肛头痒痛

肛头痒痛

证名。又称肛门痒痛。指肛门作痒或痛。多因大肠湿热风邪流注或因虫扰所致。《类证治裁·脱肛》:“肛头痒,朴硝煎汤熏洗。”又:“肛头痒痛,风湿火兼病也。大肠受湿,流注肛头,则作痒,秦艽羌活汤;得风与湿热,则生虫而痒,神应黑玉丹、萹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洗;若虫蚀其肛,则上唇有疮,化丸;大肠有火,则肛门作痛,七圣丸秦艽白术丸;甚或便燥,肠头努出,下血当归郁李仁汤。”本证可见于肛管疾病、蛲虫病等。参见谷道痒、肛门痒痛等条。

猜你喜欢

  • 脱位

    病名。即脱臼。详该条。

  • 儿啼

    见《医学入门》,即子啼,详该条。

  • 绵黄耆

    出《本草图经》。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 长虫病

    病名。长虫即蛔虫。《诸病源候论·三虫候》:“长虫,蚘虫也,长一尺。动则吐清水,出则心痛,贯心则死。”详蛔虫病条。

  • 郭思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官吏。在华州(今陕西华县)任官时,热心于普及医药验方,曾将孙思邈的《千金方》一书选编其简要者为《千金宝要》8卷,并将全文刻于石碑上。在普及医学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千金

  • 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条。

  • 痘症精言

    参见天花精言条。

  • 影疹

    指麻疹疹出不透,隐隐于皮肤之内者。清·马之骐《疹科纂要》:“麻疹正出之时,时有时无,欲出不出,如物影之摇动,谓之影疹。”治以透疹为主,宜升麻葛根汤、化斑汤,其影疹不日即出。如小便不通而热甚者,宜四苓汤

  • 根、溜、注、入

    指手足阳经中脉气流行出入的部位。《灵枢·根结》:“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足三里

  • 假烟叶

    见《广州植物志》。即野烟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