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草药》。为紫金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由春冬之恶风入于脉络,以致血瘀而成。证见肢体赤脉隆起,如蚯蚓状。治宜活血化瘀,疏通脉络,内服五香汤加味;外敷丹参膏。类似血栓性静脉炎。
齿龈红肿如瓣状。常伴有齿龈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秽臭气味。为热毒内攻、胃火炽盛之证(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病名。即寸白虫病。《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食生肉,……变成白虫。”《备急千金要方·九虫》:“三曰白虫,长一寸。……白虫相生,子孙转多,其母转大,长至四、五丈,亦能杀人。”详寸白虫病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冬葵叶之别名,详该条。
中风重危证型之一。见何廉臣选编《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金匮翼·中风统论》:“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此为闭证。闭者宜开。”《类证治裁》:“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为闭证,苏合香丸、三生饮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风尸者,在人四肢,循环经络。其状淫跃去来,沉沉默默,不知痛处,若冲风则发,故名风尸也。”治疗风尸宜服甘草散、川大黄散、金牙散等方。
①腹下的肥肉。《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②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