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腹痛

腹痛

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脘腹、脐腹、少腹部等疼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痛在胃之下,脐之四傍毛际之上,名曰腹痛。”《东医宝鉴·腹》卷三:“腹痛有六,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痰饮、有虫。”《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多虚。”《医宗必读》卷八:“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任、大小肠。”《临证指南医案·腹痛》邵新甫按:“腹处乎中,痛因非一,须知其无形及有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先得其要矣。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食滞癥瘕蛲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症因脉治·腹痛》则概括腹痛为内外二因,以风气寒气、暑湿、燥火痧胀等为外感热积、食积、酒积、血滞、气凝、寒积痰积虫积血虚气虚等为内伤。《寿世保元·腹痛》:“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症施治,若外邪者散之,内积者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泄则调之,闭则通之,血则消之,气则顺之,虫则追之,积则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调养气血,斯治之要也。”参见腹痛诸条。

猜你喜欢

  • 酒鳖

    病证名。指饮酒过多而形成的一种瘕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如平时嗜酒,血入于酒,而成酒鳖。”其症状与气癥、血癥相似。治宜芜荑汤等方。参见瘕、鳖瘕条。

  • 医统正脉

    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条。

  • 伤寒平议

    见六译馆医学从书条。

  • 停食

    病证名。见《金匮翼》。由于气机不畅,以致食物停滞而形成的脘闷,暖气等症状。治宜理气为主,兼以消导。参见伤食、积滞条。

  • 女科

    即妇科,为中医专科之一。主要从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研究妇女的经、带、胎、产疾病及其它特有疾病的辨证论治。

  • 北五加皮

    见《科学的民间草药》。即香加皮,详该条。

  • 虫入耳

    病名。见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各种昆虫误入外耳道。应立即设法取出之。宜先选用油剂、葱汁、大蒜汁或氯仿液等滴耳,将昆虫杀死后取出,取出时切勿损及鼓膜。

  • 经络全书

    书名。4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逐一详引博考《内经》等书

  • 饮膳正要

    书名。3卷。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年。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分为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七类,约200种,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并附绘图。此书较

  • 产后败血成痈

    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产后……败血留内,结成痈疽,只宜生化汤加连翘、双花、甘草、节乳香、没药治之,切不可用寒凉败毒之药,恐溃后腐烂,必难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