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医官。由开封(今河南开封)迁吴县(今江苏苏州),高宗赐名良惠,因而忘其原名。
《医醇賸义》卷四方。当归、苏子、贝母各二钱,川芎、桃仁、延胡索、橘红各一钱,炮姜、降香各五分,山楂炭、桑白皮各三钱,苏木三分。水煎,加童便一杯冲服。治新产之后,恶露上冲于肺,气喘鼻掀,头汗微出。
参见痧痘集解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仙人杖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钩藤,详该条。
【介绍】:见吴镕条。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清河(今河北省境内)人。善长针灸。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五。初生儿六七日后,阴囊收缩入腹,啼哭不止者,多系感受寒邪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用硫磺、吴茱萸各五钱,为细末,研大蒜调涂脐下,再以蛇床子,微炒布包熨脐部。
新生儿时期邪毒入血引起的病症。由于新生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薄弱,产生抗体的机能不完善,皮肤粘膜柔嫩,容易破坏而致细菌邪毒入侵,入侵后也不易局限和消灭,因而发生感
【介绍】:商宰相,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传说奴隶出身,原为有莘氏女的陪嫁厨师,负鼎俎以滋味取悦于汤,汤用为“小臣”,后任国政,佐汤伐桀。有姜、桂于享调之论。《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