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花南星

花南星

药材名称花南星

拼音Huā Nán Xīnɡ

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浅裂南星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lobatum Engl.[A.lobatum Engl.var.rosthornianum Engl.;A. lobatumEngl. Var.latisectum Eng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浅裂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直径约4cm。鳞叶线状披针形,最上的长12-15cm,先端锐尖或钝。叶1或2,叶柄长17-35cm,下部具鞘,黄绿色,有紫色斑块,形如花蛇;叶片3全裂,中裂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基部狭楔形或钝,长8-22cm,宽4-10cm,具1.5-5cm的长柄;侧裂片无柄,不对称,长圆形,外侧宽为内侧的2倍,下部1/3具宽耳,长5-23cm,宽2-8cm;侧脉脉距约Icm,集合脉距边缘5mm。花序柄长较叶柄为短;佛焰苞外面淡紫色,管部漏斗状,喉部无耳,斜截形,骤狭为檐部;檐部被针形,狭渐尖,有时具长2-3cm的尾尖,深紫色或绿色,下萼或垂立。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花疏,雄花具短柄,花药2-3,药室青紫色,顶孔纵裂;雌花序圆柱形或近球形;各附属器具长约6mm的细柄,先端钝圆,直立。浆果,有种子3颗。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300m的林下、草坡或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直径2-5cm;表面深棕色。幼时可见周围着生小块茎,长大后小块茎即脱落而留有疤痕。气微,味辛、麻,刺舌。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消肿;散结。主咳嗽痰多;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需经炮制后用)。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黄连药材名称石黄连别名草苓子来源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峨眉耳蕨Polystichum omeiense C. Chr.,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

  • 伏牛花

    药材名称伏牛花拼音Fú Niú Huā别名隔虎刺花(《开宝本草》)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性味《开宝本草》:"苦甘,无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山枝根

    药材名称山枝根拼音Shān Zhī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秋末采集。性味甘苦辛,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辛,微温。"功能主治补

  • 孝扇草根

    《中药大辞典》:孝扇草根药材名称孝扇草根拼音Xiào Shàn Cǎo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肾叶天剑的根。原形态肾叶天剑,又名: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多年生

  • 岗梅叶

    《中药大辞典》:岗梅叶药材名称岗梅叶拼音Gǎnɡ Méi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随时可采。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

  • 露兜簕

    药材名称露兜簕拼音Lù Dōu Lè别名假菠萝、簕菠萝、山菠萝、婆锯簕、猪母锯、老锯头、簕古、水拖髻来源露兜树科露兜树属植物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 (L.)Pa

  • 蛇王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王藤药材名称蛇王藤拼音Shé Wánɡ Ténɡ别名双目灵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蛇王藤Passiflora cochinchinensis Spr

  • 臭黄荆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黄荆药材名称臭黄荆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 测试

    药材名称测试拼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

  • 春不见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药材名称春不见拼音Chūn Bú Jià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