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蛔结痧

蛔结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蛔结痧,痧毒攻胃故蛔死,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腹中大痛,是为蛔结。又有痧毒入胃,胃必热胀之极,蛔不能存,因而上涌,乘吐而出;或蛔结腹痛,不大便,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与伤寒吐蛔,伏阴在内者不同。法当清其痧胀为主,先用刮放,后服药。”宜细辛大黄丸大黄丸等。”参见条。

猜你喜欢

  • 骨骶

    ①经穴别名。见《神灸经纶》。即长强,见该条。②指骶骨。《灵枢·癫狂》:“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 中寒论辨证广注

    见伤寒论辨证广注条。

  • 芳樟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樟木,详该条。

  • 先天之精

    指肾所藏的生殖之精,与后天之精相对而言。详生殖之精条。

  • 肾筋

    推拿穴位名。即黑筋,具体详该条。

  • 张鹤腾

    【介绍】:明代官吏。字凤逵。颍州(今安徽阜阳)人。进士出身。曾任户部陕西司郎中等官职。因为曾患暑症,后来发愿搜集古代名医治疗暑症的著述。先后经过十余年,编成《伤暑全书》2卷,是现存最早的暑症专书。

  • 油甘子

    见《广州植物志》。为庵摩勒之别名,详该条。

  • 任脉病

    病名。指任脉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症。《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脉经》卷二:“脉来紧实细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又:“横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

  • 砂疥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六。由于血热凝滞所致。皮损形如细砂,焮赤疼痛,抓后有少量滋水。治宜内服当归饮子。类似痒疹。

  • 陈义都

    【介绍】:见陈元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