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面发毒。详该条。
出《脾胃论》。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介绍】:见李修条。
证名。见《脾胃论》卷下。指胸脘部痞塞胀满。多因气滞郁结所致。《古今医鉴·痞满》:“因忧郁气结于中脘,腹中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治用木香化滞汤、散滞气汤等。若心下痞满,壅滞不散,喘促不安,可用黄连
【介绍】:明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精通医理,辑有《苍生司命》一书。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
【介绍】:见刘均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