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名。见《千金要方》。即犬噬人伤。详该条。
①将药物加水煎煮。②汤剂的另一种名称。如一贯煎。
见《岭南草药志》。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生卒】:198~278【介绍】:魏晋间官吏,兼通医学。陈周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魏司徒及西晋丞相,穷奢极欲,纂有《食疏》,已佚。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伤寒论》方。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一两,半夏二十铢,大枣四枚,芒硝二两。先煎前七味,去滓,后入芒硝,更煮微沸,分二次服。治伤寒病少阳未解,阳明燥结,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
《内经》十二脉之一。迟而软的脉象。《诊家正眼》:“曰疏者,且迟且软也。”
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
神奇外治法之一。见《幼幼集成》卷三。用水粉一两,以蛋清调匀,略稀,涂患儿胃口及两手掌心,复以酿酒小曲十数枚,研烂,热酒和作二饼,贴两足心,纱布扎之。用于小儿实热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