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平圣惠方》。即皂角刺,详该条。
即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故名。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5厘米,重约10克。艾卷可以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槟榔30克,使君子、苦楝皮各24克,雷丸、大黄(后下)各9克,厚朴、枳壳各12克。水煎服。功能驱虫通便。治胆道蛔虫症,驱除肠道蛔虫。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又名小嘴赤脉附睛障。本症外眦赤脉增多,横过白睛,可侵向黑睛,痒痛无时。古人认为小眦赤脉属心之虚火或三焦壅热,宜结合全身症情辨证论治。参见赤脉传睛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出《尔雅·郭璞注》。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清冷的饮料。《灵枢·杂病》:“齿痛不忍清饮。”
【介绍】:见许豫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