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预知子

预知子

药材名称预知子

拼音Yù Zhī Zǐ

别名盍合子、仙沼子(《日华子本草》),压惊子(《医林纂要》)。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种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八月札"及"木通"条。

化学成分木通的种子含脂肪油约18%,其中主含油酸甘油酯、亚麻酸甘油酯及软脂酸甘油酯。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温。"

②《开宝本草》:"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补五劳七伤。治痃癣,气块,天行温疾,消宿食,止烦闷,利小便,催生,解药毒,中恶失音,发落,敷一切蛇、虫、蚕咬。"

②《开宝本草》:"杀虫,治诸毒。"

③《医林纂要》:"坚补肾水,能治劳热,辟蛇、虫毒。"

用法用量内服:熬膏或入丸剂。外用:研未调敷。

注意《本草经疏》:"凡病人脾虚作泄泻者勿服。"

复方①治大风腹脏有虫,令人皮肤生疮,语声变,眉鬓落:预知子二两(捣末),雄黄二两(研细),乳香三两(研细)。上件药,先以乳香末用水一斗,于银锅内以慢火煎至五升,入预知子并雄黄,慢火熬成膏,入瓷器中盛。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一茶匙,后有虫如马尾随大便出。(《圣惠方》乳香煎)

②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愁忧惨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异梦,寐即惊魇,或发狂眩,暴不知人,并宜服之:枸杞子(净)、白茯苓(去皮)、黄精(蒸熟)、朱砂(研、水飞)、预知子(去皮)、石菖蒲茯神(去木)、人参(去芦)、柏子仁地骨皮(去土)、远志(去心)、山药各等分。上一十二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龙眼核大,更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细嚼,人参汤下,不计时候。(《局方》预知子丸)

③治耳卒聋闭:八、九月,取石榴开一孔,留盖,入米醋满中,盖定,面裹,煻火中煨熟,取出,入少仙沼子、黑李子末,取水滴耳中。脑痛勿惊。如此二夜,又点一耳。(《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江珧壳

    药材名称江珧壳拼音Jiānɡ Yáo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贝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得后,除去肉,取贝壳洗

  • 假酸浆子

    药材名称假酸浆子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秋季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8.6%,其中饱和住房酸11.1%、亚油酸20.8%、油酸64.4%

  • 红管药

    药材名称红管药拼音Hónɡ Guǎn Yào别名马兰、田边菊、山白菊来源为菊科紫菀属植物三褶脉马兰Aster ageratoides Turc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杂质晒干。

  • 鼠尾粟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尾粟药材名称鼠尾粟拼音Shǔ Wěi Sù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来源禾本科鼠尾粟Sporobolus poiretii (Roem. et Schult.)Hi

  • 一点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点红药材名称一点红拼音Yì Diǎn Hónɡ别名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来源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草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灵芝药材名称草灵芝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来源杜鹃花科岩须属植物岩须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ms.,以全株入药。秋季

  • 野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野花椒叶药材名称野花椒叶拼音Yě Huā Jiāo Yè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

  • 银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耳药材名称银耳拼音Yín ěr别名白木耳、白耳子来源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

  • 双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参药材名称双参拼音Shuānɡ Shēn别名对对参、肚拉、白都拉、萝卜都拉、西南囊苞花、一支蒿[四川西昌]、土洋参[四川木里]来源川续断科双参(囊苞花)属植物双参Triplost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