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驴脂

驴脂

《中药大辞典》:驴脂

药材名称驴脂

拼音Lǘ Zhī

别名驴膏(张文仲)。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马科动物脂肪

功能主治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

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

③《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复方①治卒咳,亦疗上气:温清酒一升,驴膏一升。上服之。(张文仲)

②治耳聋:乌驴脂一分,鲫鱼胆一枚,生油半两。上件药,相和令匀,纳蒌葱管中,七日后倾出,每用少许,滴于耳中(《圣惠方》)

③治目中息肉:驴脂、石盐末。上二味和合,令调注目两眦头,日三夜一。(《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驴脂

药材名称驴脂

拼音Lǘ Zhī

英文名donkey fat

别名驴膏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驴宰杀后,剖腹,取出脂肪,生用或熬成脂肪油。

原形态驴,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g左右。驴肉的头型较长,眼圆,其上生有1对显眼的长耳。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鬃毛短而稀少。躯体匀称,四肢短粗,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驴的体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种为主。中国着名的品种关中驴,体型高大,繁殖力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驴性情较温驯,饲养管理方便,饲料粗劣。主要以麦秸、谷草为食,也吃高粱大麦、豆类。

资源分布:中国北部地区均有饲养。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咳嗽;疟疾;耳聋;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酒调,3-6g;或为丸剂。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1.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2.《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

3.《本草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檵花叶

    《中药大辞典》:檵花叶药材名称檵花叶拼音Jì Huā Yè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叶或茎叶。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鞣质和没食子酸。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叶的提取物在试

  • 鸡腿蘑

    药材名称鸡腿蘑拼音Jī Tuǐ Mó别名毛头鬼伞、毛头鬼盖、假鸡(土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菌科真菌毛鬼伞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rinus comatus (Muell.ex Fr.)Gr

  • 慕荷

    药材名称慕荷拼音Mù Hé别名黄药子、索骨丹、老汉求(《陕西中药志》),猪屎七、秤杆七、老蛇盘、天蓬伞、红苕七、麻鹞子、红药子、金毛狗(《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虎

  • 山萝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萝花药材名称山萝花来源玄参科山萝花Melampyrum roseum Maxim.,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苏、云南及甘肃以东南北各地。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

  • 地莓子

    《中药大辞典》:地莓子药材名称地莓子拼音Dì Méi Zǐ别名黄帽子、黄刺儿根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果悬钩子的根。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原形态低矮半灌木状

  • 紫筒草

    药材名称紫筒草拼音Zǐ Tǒnɡ Cǎo别名白毛草、伏地蜈蚣草来源紫草科紫筒草Stenosolenium saxatile (Pall.) Turcz.[Arnebia saxatilis Benth

  • 雪猪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猪骨药材名称雪猪骨拼音Xuě Zhū Gǔ别名大旱癞、土拨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robusta (Milne-Edwards),以骨

  • 总序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序绿绒蒿来源罂粟科总序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禹州漏芦

    药材名称禹州漏芦拼音Yǔ Zhōu Lòu Lú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Ec

  • 绿豆叶

    《中药大辞典》:绿豆叶药材名称绿豆叶拼音Lǜ Dòu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叶片。性味《本草汇言》:"味苦,气寒,无毒。"功能主治治吐泻,斑疹,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