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指旋螺突起之睛珠亦显突出者。参见旋螺突起条。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临产忽然口噤目翻者,由肝脾虚而风邪乘之也。……此极危症,宜四物驱风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肉桂、秦艽、枳壳、红花、冬葵子、车前子、生芝麻)。
指病邪壅塞在体表。《素问·刺要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邪从之。”
病证名。出《济生拔粹·田氏保婴集》。秋初之际,湿热伤及脾胃,致运化失常,发生泻泄;湿热下注,蕴积肠道,腹痛即泄,或里急后重,便脓血者,则成痢疾。如症见泄泻灼肛气秽,粪色黄褐,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者,为湿
丛书名。清·徐辑。刊于1750年。包括《达生篇》、《种痘法》、《福幼篇》三种。
同气味,详该条。
八邪穴的别名,见《经穴汇解》。参见“八关大刺”条。
【介绍】:元代医家。字同父。建业(今南京)人。通医学,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县)儒医教授,他在读书过程中,从事医书的订正,对朱肱《伤寒百问》一一辨正,撰有《活人书辨》,已佚。又编《五运六气撰要》及《脉
即心气实。《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参见心气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