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又名牙齿出血、牙衄、牙血。《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因过食辛辣炙煿,阳明积热所致者。症见口臭便秘,舌苔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见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栝楼反,详该条。
《医宗说约》卷五方。轻粉三钱,冰片五分。为细末,用猪脊髓调匀摊贴患处,同服十全大补汤。治疮久不收口,元气虚极者。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湿毒流注。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蛾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谓风飏游丝,偶然撞入目中而病痛也,即今人呼为天丝打眼。”即飞丝入目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