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疸

黑疸

五疸之一。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多因酒疸女劳疸等日久不愈,肝肾虚衰,瘀浊内阻所致。症见身黄不泽,目青,面额色黑,心中懊憹,肤燥,爪甲不仁大便黑,膀胱急,足下热,脉浮弱;甚则腹胀,如有水状,面浮脊痛不能正立等。治宜扶正补肝肾为主,攻邪化瘀浊为辅。可用硝石矾石散等方。《杂病源流犀烛》用黑疸方合滋补肝肾药。本病可见于多种阻塞性黄疸疾病晚期。参见黄疸、五疸条。

猜你喜欢

  • 顾氏医镜

    丛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16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2卷、《内景图解》、《脉法删繁》1卷、《格言汇要》2卷、《本草必用》2卷和《症方发明》8卷。均系选录《内经》、《伤寒论》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

  • 少精

    病证名。又称精少。指性交时泄精量少,甚者只有一、二滴。《诸病源候论·虚劳少精候》:“肾主骨髓,而藏于精。虚劳肾气虚弱,故精液少也。”多由先天不足,房室不节,或劳心过度,饮食不调而耗精所致。治宜补肾益精

  • 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之。代号LR。《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

  • 食滞

    即伤食。详该条。

  • 象贝母

    见清·赵楷《百草镜》。即浙贝母,详该条。

  • 红细枯长舌

    舌干红而长细。此为阴亏已极之象,因手少阴之气竭于内,不能上通于舌本所致,属危重证候,急当峻补真阴。(见《伤寒舌鉴》)。

  • 陶尚文

    【介绍】:见陶华条。

  • 张嗣泉

    【介绍】:见张三锡条。

  • 纪齐卿

    【介绍】:见纪天锡条。

  • 辟积

    重复或累积。《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