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华南舌蕨

华南舌蕨

药材名称华南舌蕨

拼音Huá Nán Shé Jué

英文名South China Elaphoglossum

别名小儿群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舌蕨科植物华南舌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oglossum yoshinagae (Yatabe) Makino[Acrostichum yoshinagae Yatab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15-30cm。根茎短,横生或斜升,顶部连同叶柄下部密被淡棕色、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大鳞片,边缘有睫毛。叶近生,二型;营养叶有短柄,长1-5cm;叶片革质,肥厚,披针表,长15-30cm,中部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并下延于叶柄,全缘,两面疏被淡棕褐购、不规则分裂的纤维状小鳞片,中部以下常较密;中脉两面宽而平坦,侧脉多数,1-2次分叉;孢子叶柄长7-15cm;叶片小而狭。孢子囊群沿侧脉着生,成熟时满布于叶背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900m的林下溪谷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辛

归经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小便淋涩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小儿群生施州。丛高-尺以来,春夏生苗叶,无花,冬至而枯。

2.《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凉。用于淋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木根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根药材名称接骨木根拼音Jiē Gǔ Mù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晒干。性味①《分类草药性》:"甘,平,

  • 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药材名称半夏拼音Bàn Xià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 花花草

    药材名称花花草拼音Huā Huā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彩斑桑勒草来源野牡丹科花花草Sonerila picta Kor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结膜炎

  • 大画眉草花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花拼音Dà Huà Méi Cǎo Huā别名星星草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三朵云

    药材名称三朵云别名铁筷子、通大海来源大戟科三朵云Euphorbia erythrae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活血,通便。主治便秘,跌打损伤。外用治疮毒。用法用量捣烂敷患处。摘

  • 铁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海棠药材名称铁海棠拼音Tiě Hǎi Tánɡ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

  •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

  • 蒲蒻

    药材名称蒲蒻拼音Pú Ruò别名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

  • 李核仁

    《中药大辞典》:李核仁药材名称李核仁拼音Lǐ Hé Rén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