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厚叶牛耳草

厚叶牛耳草

药材名称厚叶牛耳草

拼音Hòu Yè Niú ěr Cǎo

英文名crassifolia Paraboea

别名石灰草、岩石白菜

出处始载于(云南)。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厚叶旋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boea crassifolia(Hemal.)Burtt[Boea crallifolia Hemsl.]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厚叶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形,长.5-1.5cm,直径5-10mm,具多数须根。叶基生;近无柄;叶片厚而肉质,倒卵状匙形或狭倒卵形,长3.5-9cm,宽1.5-3.2cm,先端圆形或钝,其部渐狭,上面被灰白色绵毛,后变近无毛,绿色,下面具白色或淡褐色珠丝状绵毛,边缘向上反卷,具不整齐锯齿,侧脉4-6对。聚伞花序有少数花;花序梗长8-12,被淡褐色蛛丝状绵毛;苞片2,钻形,长约2mm;花萼长约3mm,5裂至基部,裂片狭线形,外面被淡褐色短绒毛;花冠紫色,长1-1.4cm,筒短,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相等,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能育雄蕊2,内藏,花药先端连着,退化雄蕊2;此蕊无毛,长8-10mm,花柱内藏,花药先端连着,退化雄蕊2;雌蕊无毛,长8-10mm,花柱伸出,柱头1,头状。蒴果长达2.7cm,螺旋状扭曲。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700m的山地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凉血止血。主肺虚咳喘;咯血;血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滋补强壮,止血、止咳的功能。用于治肝脾虚弱、劳伤吐血、内伤咯血、肺病咳喘、白带,无名肿毒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药材名称岩豇豆拼音Yán Jiānɡ Dòu别名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

  • 岩扫把

    《中药大辞典》:岩扫把药材名称岩扫把拼音Yán Sǎo Bǎ别名水香草、连钱草《广西药植名录》),倒地掐(《药学学报》11:748.1965),龙眼草(《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

  • 小黄泡

    药材名称小黄泡别名黄泡来源蔷薇科小黄泡Rubus pectlnellus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福建、四川、贵州。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水泻:鲜根2两水煎服。

  • 甘青雪莲花

    药材名称甘青雪莲花别名雪莲[西北]来源菊科木香属植物水母雪莲花Saussurea medusa Maxim.,以全草入药。开花时采收,去净泥沙、残叶,晒干。性味微苦,热。有毒。功能主治强筋活络,补肾壮

  • 条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条叶垂头菊药材名称条叶垂头菊别名线叶点头菊来源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野海椒

    《中药大辞典》:野海椒药材名称野海椒拼音Yě Hǎi Jiāo别名海茄子(《四川常用中草药》),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毛叶冬珊瑚的全草。夏、秋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

  • 鹰爪枫

    《全国中草药汇编》:鹰爪枫药材名称鹰爪枫来源木通科鹰爪枫Holboellia coriace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风湿筋骨痛

  • 鳞片水麻

    药材名称鳞片水麻拼音Lín Piàn Shuǐ Má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鳞片水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ex

  • 铁树果

    《中药大辞典》:铁树果药材名称铁树果拼音Tiě Shù Guǒ别名凤凰蛋(《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凤尾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