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台湾磨盘草

台湾磨盘草

药材名称台湾磨盘草

拼音Tái Wān Mó Pá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Guinea Abutilon

别名磨盘草、几内亚磨盘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几内亚磨盘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var.guineense (Schumach.) Feng[Sida guineensis Schumach.;Abutilon.taiwanensis S.Y.Hu;A.guineensis (Schumach.) Bader f.et Fxell]

采收和储藏:8月翌年1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几内亚磨盘草草本,高约50cm。被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通常短于叶片;托叶线形,长约3mm,反折;叶心状卵形或近正圆形,长1.5-8cm,宽1-6cm,先端钝或尖,基部心形,上面疏被星状长硬毛,背面密被星状绒毛,边缘具不等大的细圆齿。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4-7cm,为叶柄长的2-3倍;花萼钟形,长约3mm,直径17-20mm,裂片5,圆卵形,先端短尖头;花瓣黄色,长约18mm;雄蕊柱无毛。分果丬14,先端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荒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省。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种子中含油5%:其中脂肪酸成份有机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不皂化物质约1.7%,其中含有谷甾醇。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活轿解毒;开窍。主耳鸣;耳聋;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淡、性平。有疏风清热、益气通窍、祛痰利尿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母菊

    《中药大辞典》:母菊药材名称母菊拼音Mǔ Jú别名欧药菊、洋甘菊(《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5~7月采取花朵或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

  • 薇籽

    《中药大辞典》:薇籽药材名称薇籽拼音Wēi Zǐ别名抱冬电(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皮或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灌木,高1~2米。叶互生,长卵形,长6~15厘米,宽3

  • 绢毛菊

    药材名称绢毛菊拼音Juàn Máo Jú别名空桶参、空洞参、空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gillii (S. Moore) Stehb. [Cr

  • 八月瓜

    药材名称八月瓜拼音Bá Yuè Guā别名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黄狗肾、木王瓜、八月果、野人瓜、刺藤果、牛懒袋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五风藤、宽叶八月瓜和小花八月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

  • 蒲儿根

    药材名称蒲儿根拼音Pú ér Gēn别名猫耳朵、肥猪苗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以全草入药。春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

  • 鹿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药材名称鹿藿拼音Lù Huò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来源豆科鹿藿属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根及全草入药。夏

  • 华山矾根

    《中药大辞典》:华山矾根药材名称华山矾根拼音Huà Shān Fán Gēn别名土常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根。全年可采,根挖出后,洗净

  • 平贝母

    《全国中草药汇编》:平贝母药材名称平贝母拼音Pínɡ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别名平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

  • 漆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漆姑草药材名称漆姑草拼音Qī Gū Cǎo别名羊儿草、地松、星秀草、珍珠草来源石竹科漆姑草属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 (Sweet)Ohw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 多花猕猴桃茎叶

    药材名称多花猕猴桃茎叶拼音Duō Huā Mí Hóu Táo Jīnɡ Yè别名红蒂砣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阔叶猕猴桃Actinidialatifolia(Gardn.etChamp.)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