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喜树皮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

药材名称喜树皮

拼音Xǐ Shù Pí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树皮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

功能主治牛皮癣:喜树皮(或树枝)切碎,水煎浓缩,然后加羊毛脂、凡士林,调成10~20%油膏外搽。另取树皮或树枝一至二两,水煎服,每天一剂。亦可取叶加水浓煎后,外洗患处。

注意忌用铁器煎煮、调制。

临床应用详"喜树"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喜树皮

药材名称喜树皮

拼音Xǐ Shù Pí

英文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来源药材基源:为蓝果树科植物喜树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切碎晒干。

原形态喜树,落叶乔木,高达30m。树皮浅灰色。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成长椭圆形,长10-25cm,宽6-12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呈微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疏生短柔毛,脉上较密;叶柄长1.5cm左右。花单性同株,绿白色,无梗,多数排成球形头状花序,径4cm,或数花序排成总状,间有单生于枝端叶腋的;雌花球顶生,雄花球腋生。苞片3,两面被短柔毛;萼怀状,萼齿5;花瓣5,淡绿色,外面密被短柔毛;雄花有雄蕊10,2轮,外轮较长;雌花于房下位,花柱2-3裂。瘦果窄矩圆形,长2-2.5cm,顶端有宿存花柱,两边有窄翅,褐色。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祛风止痒。主牛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水煎浓缩调涂。内服:煎汤,15-30g。

注意《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忌用铁器煎煮、调制。”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海马尾连

    药材名称青海马尾连拼音Qīnɡ Hái Mǎ Yǐ Lián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meadowrue出处始载于《北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长柄唐松草的根和根茎。拉丁植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

  • 假蒟果穗

    药材名称假蒟果穗拼音Jiǎ Jǔ Guǒ Suì别名假蒟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果穗。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海松子

    《中药大辞典》: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

  • 泡桐果

    《中药大辞典》:泡桐果药材名称泡桐果拼音Pào Tónɡ Guǒ出处河南医学院《医药科研资料》3:20~32,1972来源为玄参种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桐酸、脂肪油

  • 云南仙人掌

    药材名称云南仙人掌来源仙人掌科云南仙人掌Opuntia monocantha Haw,以肉质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腮腺炎,乳腺炎,疖疮痈肿,毒蛇咬伤。捣烂加

  • 金樱子

    《中国药典》:金樱子药材名称金樱子拼音Jīn Y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

  • 草苁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苁蓉药材名称草苁蓉拼音Cǎo Cōnɡ Rónɡ别名苁蓉来源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B

  • 香水塔花

    药材名称香水塔花拼音Xiānɡ Shuí Tǎ Huā别名水塔花(《广州植物志》),水星波罗(《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全年采收。

  • 乔木紫珠

    《中药大辞典》:乔木紫珠药材名称乔木紫珠拼音Qiáo Mù Zǐ Zhū别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