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头狗

大头狗

《中药大辞典》:大头狗

药材名称大头狗

拼音Dà Tóu Gǒu

别名毫螭虫、土蚱子、土蚂蚱子(《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蟋蟀科昆虫葫芦全虫。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后烘干。

原形态体长圆形,长约2厘米,雌者较大。体背面黑褐色,有光泽;腹面较淡。头部有复眼1对,呈半球形突出,复眼的内缘和两颊黄褐色;触角1对,细长,有时左右不对称。前胸背板黑褐色,有2,月牙纹;翅2对,前翅淡褐色,有光泽,后翅黄褐色,尖端纵折露出腹端。中胸腹板的后缘有内洼;足3对,后足的腿节甚粗壮。尾毛1对,褐色;雌者另有一产卵管,亦褐色,视之俨若3尾。

生境分部常栖息于杂草内或砖瓦、土块下。昼伏夜出,性好斗。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陆川本草》:"辛咸,温。"

功能主治《陆川本草》:"解毒。治流注。"

用法用量内服:每用5~9个研末,蜜糖调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头狗

药材名称大头狗

拼音Dà Tóu Gǒu

英文名A kind of field cricket

别名毫离虫、士蚱子、土蚂蚱子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蟋蟀科动物油葫芦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yllus testaceus Walker.

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后烘干。

原形态葫芦,体长圆形,长约2cm,雌者较大。体背面黑褐色,有光泽;腹面较淡。头部有复眼1对,呈半球形突出,复眼的内缘和两颊黄褐色;触角1对,细长,有时左右不对称。前胸背板黑褐色,有2条月牙纹;翅2对,前翅淡褐色,有光泽,后翅黄褐色,尖端纵折露出腹端。中胸腹板的后缘有内洼。足3对,后足的腿节甚粗壮,尾毛1对,褐色;雌者另有一产卵管,亦褐色,视之俨若3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栖息于杂草内或砖瓦、土块下。昼伏夜出,性好斗。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味辛;咸;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流注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9只。

各家论述《陆川本草》:解毒。治流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腺珍珠菜

    药材名称黑腺珍珠菜拼音Hēi Xiàn Zhēn Zhū Cài别名满天星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黑腺珍珠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eterogenea Klatt.[

  • 细叶草乌

    药材名称细叶草乌拼音Xì Yè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伏毛直序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richardsonianum Lauener var.pseudoses

  • 琴叶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琴叶榕药材名称琴叶榕拼音Qín Yè Rónɡ别名牛奶子树、铁牛入石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琴叶榕Ficus pandurata Hance,以根或叶入药。全

  • 猪胆

    《中药大辞典》:猪胆药材名称猪胆拼音Zhū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胆或胆汁,取得后,挂起晾干,或在半干时稍稍压扁,再干燥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胆汁中

  • 黄山五叶参

    药材名称黄山五叶参拼音Huánɡ Shān Wǔ Yè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黄山五叶参的根和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tapanax hwangshanensis Cheng采收和储

  • 食茱萸

    药材名称食茱萸拼音Shí Zhū Yú别名越椒(《广雅》),檔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辣子(《纲目》)。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

  • 草地早熟禾

    药材名称草地早熟禾拼音Cǎo Dì Zǎo Shú Hé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草地早熟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a pratensi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控取根茎,去须根及泥土,鲜用

  • 刺三甲

    药材名称刺三甲拼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

  • 皂荚

    《中药大辞典》:皂荚药材名称皂荚拼音Zào Jiá别名鸡栖子(《广志》),皂角(《肘后方》),大皂荚(《千金方》),长皂荚(《本草图经》),悬刀(《外丹本草》),长皂角(《仁斋直指

  • 牛白藤根

    《中药大辞典》:牛白藤根药材名称牛白藤根拼音Niú Bái Ténɡ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种植物牛白藤的根。全年可采。性味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