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赤麻根

小赤麻根

《中药大辞典》:小赤麻根

药材名称小赤麻根

拼音Xiǎo Chì Má Gēn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荨麻种植物赤麻。夏、秋采收。

原形态亚灌木,高50~100厘米。茎直立,赤色。叶对生,菱状卵形,长4~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每边有4~7个粗锯齿,两面有毛;叶柄赤色。花单性,形小,成簇聚集成长穗状花序,生于茎上部叶腋,通常比叶长;雌花序生上方,雄花序生下方,绿色或带紫色;雄花萼4裂,绿色;雄蕊4;雌花全被微细毛,萼合生成筒状;雌蕊1,柱头细长。瘦果长约1毫米,柱头宿存。

生境分部生于溪谷林边。分布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功能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跌打损伤,鲜根加蛇葡萄根、兰花根等量,拌黄酒,捣烂敷。"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痔疮,煎汤熏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赤麻根

药材名称小赤麻根

拼音Xiǎo Chì Má Gēn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小赤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spicata(Thunb.)Thunb.[Urtica spic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茎高40-100cm。多分枝,疏被短伏毛或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达65cm;叶片卵状菱形或卵状宽菱形,长2.5-7.5cm,宽1.5-5cm,先端长骤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每侧有少数牙齿,两面疏被短伏毛或近无毛;基出脉3条。穗状花序单生叶腋;花单性;雄花无梗;花被片4,椭圆形,下部合生,外面有疏毛。雌花花被片近椭圆形,外面有短毛,果期呈菱状倒卵形或宽菱形,长约1mm;瘦果长倒卵形,长约1mm,有细毛,具单一的宿存柱头。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低山草坡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

各家论述1.《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跌打损伤,鲜根加蛇葡萄根、兰花根等量,拌黄酒,捣烂敷。

2.江西《草药手册》:治痔疮,煎汤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槐角

    《中国药典》:槐角药材名称槐角拼音Huái Jiǎo英文名FRUCTUS SOPHOR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小筋骨藤

    《中药大辞典》:小筋骨藤药材名称小筋骨藤拼音Xiǎo Jīn Gǔ Ténɡ别名小黄鳝藤(《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筋骨藤的全草。春、夏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

  • 小黄断肠草

    药材名称小黄断肠草拼音Xiǎo 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纤细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gracillimaC.Y.Wu[C.graci

  • 泡桐木皮

    《中药大辞典》:泡桐木皮药材名称泡桐木皮拼音Pào Tónɡ Mù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枝皮,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

  • 常山

    《中国药典》:常山药材名称常山拼音Chánɡ Shān英文名RADIX DICHROAE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

  • 扁豆

    药材名称扁豆拼音Biǎn Dòu别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

  • 纤冠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冠藤药材名称纤冠藤别名大防己、入的龙、羊乳藤、细羊角、睡地金牛来源萝藦科纤冠藤Gongronema nepalense (Wall.) Decn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

  • 台湾牛奶菜

    药材名称台湾牛奶菜拼音Tái Wān Niú Nǎi Cài英文名root of Taiwan Condorvin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的全株。拉丁植

  • 香水月季

    药材名称香水月季别名生胎果、大卡卡果、固公花、固公果来源蔷薇科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Sweet var. gigantea (Coll. et Hemsl.) Rehd. et Wils.

  • 鸱头

    《中药大辞典》:鸱头药材名称鸱头拼音Chī Tóu别名鹦头(《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