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金挖耳

小金挖耳

药材名称小金挖耳

拼音Xiǎo Jīn Wā ěr

英文名all-grass of Small carpesium

别名茄叶细辛、小野烟散血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金挖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minus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花金挖耳多年生草本,高15-45cm。茎直立,常呈紫色,疏生长柔毛或下部毛脱落。叶柄短工近无柄;茎下部叶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0cm,宽1-1.5cm,先端渐尖工稍尖,基部狭成长叶柄,边缘有疏硬小齿;上部叶渐小,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上面有疏短糙毛,下面疏生长柔毛。头状花序小,直径3-5(-7)mm,单生于茎枝顶端,直立或有时下垂;花梗细长,有长柔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基部常有2-3个不等长的小苞片;总苞宽钟状;总苞片4层,外层卵形,中层和内层长圆形,稍撕裂;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圆柱形,3-4齿裂;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先端有5个裂片。瘦果长约1.8mm,近圆柱状,先端有短喙,有腺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丛中或山坡路旁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基部紫褐色,密被卷曲柔毛。叶披针形至椭圆形,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渐狭。叶片绿色,两面均有腺点状突起,触之有粗糙感,叶缘有明显的疏锯齿或全缘。叶柄与叶片中肋通常带紫色,被柔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端;苞叶条状披针形,密被短柔毛,总苞钟状,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干膜质。气香,味微苦。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清热凉血。主吐血;咯血;尿血;血崩;无名肿毒;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麻疹、痈疮、溃疡、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胡枝子

    药材名称中华胡枝子拼音Zhōnɡ Huá Hú Zhī Zǐ别名高脚硬梗太阳草、台湾胡枝子来源豆科中华胡枝子Lespedeza chinensis G. Do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指甲兰

    药材名称指甲兰拼音Zhī Jiɑ Lán别名枫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短茎萼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irea subparishii (Tsi)E. A. Chr. [Hygrochi

  • 头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巾草药材名称头巾草别名并头黄芩、山麻子来源唇形科头巾草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

  • 竹(鼠留)子牙

    药材名称竹(鼠留)子牙拼音Zhú ( Shǔ Liú ) Zǐ Yá英文名Bamboo rat teeth别名竹鼠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牙齿。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茸毛木蓝

    药材名称茸毛木蓝拼音Rónɡ Máo Mù Lán别名山红花、血人参、红苦刺来源豆科茸毛木蓝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以根入药

  • 芦荟

    《中国药典》:芦荟药材名称芦荟拼音Lú Huì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扁藤

    《中药大辞典》:扁藤药材名称扁藤拼音Biǎn Ténɡ别名腰带藤、羊带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扁骨风(《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藤茎及

  • 三铃子

    药材名称三铃子拼音Sān Línɡ Zǐ别名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秋季采收。原形态歪头菜(《救荒本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

  • 繁缕

    《全国中草药汇编》:繁缕药材名称繁缕拼音Fán Lǚ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